•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叫停線下POS業務支付寶對抗銀聯有后招?

          2013-08-28 01:10:37

          支付寶方面昨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近中國銀聯動作頻繁,支付寶為主攻網上支付業務,將不再經營線下POS業務。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群 陶力發自北京、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胡群 陶力發自北京、上海

          第三方支付領域的戰爭,因為“帶頭大哥”支付寶的公開聲明而再次升級。而這一次,中國銀聯守住了自己的地盤。

          8月27日,支付寶發表聲明稱,“由于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對原有合作商戶我們會妥善處理,不會影響商戶的正常業務”。支付寶方面昨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近中國銀聯動作頻繁,支付寶為主攻網上支付業務,將不再經營線下POS業務。“線下收單業務這塊不是接到銀聯還是銀行的問題,而是根本不被允許你做線下這塊業務。雖然我們的線下收單主要是為電商和小微企業服務,并非是銀聯針對的那些商戶群體。”

          而中國銀聯給記者的回復稱,對此事不作任何回應。就在近日,中國銀聯召集了52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召開收單辦法解讀會議,銀聯人士在會上強調了跨法人交易發送方式不得繞過銀聯。

          業內認為,利益之爭必然會讓阿里巴巴相關創新業務受到銀行以及銀聯的抵制。而第三方支付逆襲線下市場的美好愿景也或將因此大打折扣。

          交易量?。褐Ц秾毻>€下POS

          “支付寶線下POS交易量極小,市場占有率與銀聯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從支付寶的反應時間來看,放棄線下可能不是臨時決定的,而是在銀聯董事會討論新政策這個節點上。”一位來自支付行業的研究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暫時以犧牲掉一個不大的業務板塊,來與銀聯直接叫板,說不定是壯士斷腕,以換得互聯網支付的半壁江山”。

          該人士認為,支付寶放棄線下POS業務,對企業經營和收入影響不大,但是對其對戰略部署的影響很大,這也表明支付寶欲放棄線下,主攻網上支付,“由此可以預估銀聯欲推新政,必將遭遇支付寶等互聯網支付企業強力抵抗”。

          據艾瑞咨詢數據,2012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線下收單市場交易總規模達到8.9萬億元,同比增長49.3%。未來市場將整體呈現出穩定增長的狀態,預計2016年總交易規模將突破35萬億元。

          支付寶顯然沒有忽略此塊業務。2012年3月19日,支付寶啟動物流POS戰略,宣布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并投入5億元推動電商貨到付款COD體系發展。支付寶停止線下POS交易,這項物流POS戰略或將被迫停止。據記者了解,支付寶線下POS業務此前主要面向電商線下收單市場提供服務,業務范圍覆蓋電商物流、航旅酒店、在線生活服務(如汽車、房產的O2O銷售)等多個領域,目前為市場提供的POS終端收單設備上萬臺。

          支付寶的積極布局,并未收到理想效果。據上述支付行業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支付寶在線下POS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很小。據易觀智庫顯示,在POS收單市場,銀聯商務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通聯支付交易規模排名第二;快錢和匯付天下緊隨其后,而支付寶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正因為如此,支付寶才敢于公開宣布退出線下POS業務,即使沒有銀聯董事會討論的新文件,支付寶也可能會停止該項業務。”一位來自支付領域的企業人士對記者稱。

          “我們已經和個別銀行取得聯系,后續會由銀行接手繼續為商戶提供服務,不會影響商戶正常的POS收單”。支付寶人士稱。

          不利創新:削弱支付企業價值

          作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兩大巨頭,支付寶與中國銀聯的關系一直處于敏感當中。

          一知情人士則向記者透露,早在2005年,支付寶在做線上支付時便希望能與中國銀聯合作,以避免單獨與每家銀行進行洽談,但彼時遭到了銀聯的拒絕。在2011年,支付寶已經聲名鵲起后,也與銀聯談過合作,最后依然沒有下文。

          為此,支付寶不得不建立一套自己的獨特的基于互聯網的模式來逆襲線下支付市場。

          今年年初,支付寶與阿里巴巴旗下的O2O業務全面整合,其客戶端打通了聚劃算、美團、高朋等多家團購網站,并與之前戰略投資的丁丁網深度整合。通過管理優惠券和核銷的模式,打通消費者、商家和支付寶三方。這樣的方式更加有利于線下商家對支付寶提供的移動支付的接受。

          而面對銀聯的施壓,支付寶不得不叫停線下POS收單業務。不過,其他第三方支付企業暫時不會跟進??戾X支付一名高管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對這個事件不予評論。但是,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立足之本是創新,如果沒有了創新,這個行業價值就會被削弱。”

          付費通相關人士則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一開始便是接入銀聯,線下收單業務不會因為銀聯的政策受到影響。“線下業務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也是去年才開始做的,到今年年底預計在上海鋪裝的POS機會達到一兩萬臺。”

          因此,業內認為,為了自身利益,行業內或許很難有企業再效仿支付寶如此對抗銀聯,但是第三方支付與銀聯之間的博弈或許還將長期持續下去。

          收費爭議:增加240億邏輯錯誤

          銀聯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覬覦,隨著其最新的一份文件的頒布而達到頂峰。

          自 《關于進一步規范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披露之后(詳見本報8月23日),有傳聞稱,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銀聯網絡增加的手續費率將達到千分之三,預計2014年網上支付將達8萬億元的交易額,這樣增加的手續費將達到240億元,這些成本將由第三方支付機構承擔,并可能向商戶、消費者轉移。

          不過,有關方面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算法存在事實和邏輯錯誤,千分之三的差距,只可能存在于直連銀行時議價能力極強的個別機構的最極端情況,對于議價能力較差的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銀聯后手續費成本不但不會提升,可能還會下降。“以最極端情況的費率計算整個行業手續費成本,無助于得出準確結論”。

          該人士還稱,目前絕大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是逐一與銀行談判建立連接,無法覆蓋所有銀行,接入銀聯網絡后,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可全面受理所有銀行發行的銀聯卡,勢必帶來業務量和客服服務水平的提升,增加收益。

          關于千分之三費率的來源,銀聯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可能是有關方面將0.3%~0.55%的中間值取為0.4%,再減去實際手續費費率0.1%得出千分之三的費率,實際上近年來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費率價格,尤其是信用卡費率已逐步提升,總體水平已經和銀聯通道接近或持平。

          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于2012年12月19日發布的銀聯17號文中稱,“據調研,在銀聯卡線上支付業務中,非金融機構向主要成員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費率平均僅為0.1%左右,大大低于銀聯網絡內0.3%~0.55%的價格水平”。

          拒做代理:支付寶與銀聯博弈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去年3月,支付寶宣布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在支付寶物流POS方案下,刷卡收銀、取件和簽收錄入等功能,配送員都可以通過一個支付寶POS終端完成,而且刷卡收單后,還可以實現資金快速轉賬到電商和物流商的支付寶賬戶。

          這是支付寶首次布局線下支付,在交易過程中,涉及到銀行、付款者支付寶賬戶、電商或物流支付寶賬戶,從頭到尾都繞過了銀聯。

          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一再表示,“支付寶不搶銀聯和銀行的生意,支付寶物流POS支付業務只圍繞電商展開。”

          隨后,線下收單業務范圍很快擴展到航旅酒店、在線生活服務(如汽車、房產的O2O銷售)等多個領域。支付寶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為市場提供的POS終端收單設備超過了3萬臺,每筆訂單向商家收取0.35%到0.8%的服務費。而以往規矩是,銀聯POS機的結單手續費會根據7:2:1比例分配。即發卡行占70%,收單機構占20%,清算機構(銀聯)拿10%。最后這10%,是銀聯收入的重要構成。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占49.2%,財付通為20.0%,而銀聯下屬公司占據第三,為9.3%。80%以上的互聯網支付不接入銀聯網絡,且與銀行議價能力較強。目前80%以上的市場只承擔銀行的費用,通過銀聯轉接,則增加了銀聯的轉接費,市場必將受到沖擊。

          “如果要求所有支付公司接入銀聯,那中國的支付公司其實就全變成了銀聯的渠道和代理商。”一位不愿具名的來自互聯網支付企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監管空白:銀聯與央行角力

          第三方支付在線下收單業務方面的監管一直處于空白。

          今年7月,央行發布《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的出臺,將給銀聯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矛盾推向前臺。該《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收單機構將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的,應當在發卡銀行遵守與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定下,與其簽訂合作協議,明確交易信息和資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戶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在第三方支付人士看來,這意味著可以第三方支付可以與銀行信息直連,而不需要再通過銀聯。

          而銀聯方則強調,該二十六條規定是建立在“以發卡銀行遵守與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定”之上。而在銀聯高層看來,根據《銀行卡業務運作規章》規定,銀聯卡跨行交易應統一送中國銀聯處理;確因業務創新等原因,收單機構需將銀聯卡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的,雙方應向中國銀聯提出申請,經評估審核并簽訂協議后,開展相關業務。

          顯然,支付寶方面正是受到這一壓力而最終退出了線下收單市場。一位第三方支付行業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事件是典型的壟斷。中國銀聯可以置央行的規定而不顧,完全制約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對我們這個行業來說,短期的利益并不重要,主要是依靠創新來為用戶創造價值。那么現在企業的立足之本被砍掉了,怎么繼續玩下去呢?”

          同時,他分析,這一狀況將會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造成直接影響。“但是,我認為,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繞過銀聯的趨勢只會越來越明顯,這是大勢,也是提高效率的最好辦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久久久免费视频精品视频 |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 制服丝袜欧美精选在线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