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8 01:26: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宋戈 實習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宋戈 實習記者 袁東
在時光已進入2014年“下半場”后,A股投資者最關心的無疑有兩件事:第一,大盤走勢;第二,有投資價值的行業。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參加了申銀萬國證券在重慶舉辦的“2014跨界產業投資策略會”。對于A股走勢,申萬策略研究部首席分析師王勝預計,下半年滬指上揚波段機會或在9月,有望上行至2300點,并建議關注三大主題投資。
經濟:未來3個月處于“蜜月期”
在昨日的策略會上,申萬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今年上半年在出口和房地產均不佳,國家未出臺強刺激政策背景下,GDP仍增長7.4%,在一定程度上證明7%~8%的經濟增長區間基本能夠維持。
他認為,未來一段時期(3個月)中國經濟將處于蜜月期,原因是:第一,地產和出口企穩,政策效應集中釋放,經濟表現將好于偏悲觀的市場預期;第二,盡管豬周期、厄爾尼諾影響值得關注,但物價總體低位的格局不會改變,貨幣政策總體從緊概率不大,流動性將呈現從“寬融資”向“寬信用”過渡的特征;第三,增長穩定之后,改革再起步,預計今年列入計劃的資源要素價格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教育、醫藥衛生、文化、電力、油氣、鹽業等方面改革將明顯加快。
板塊:關注三大概念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策略會上,申萬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認為,要從“新”、“舊”兩個角度考慮問題。
從“新”的角度看,景氣度較好的新興經濟依然是大方向,但由于短期的倉位和業績增速逐步下調等問題,大市值、投資邏輯變差的個股大概率會受到財報風險考驗,因此需要開辟新戰場,尋找能由“虛”向“實”轉變的優質跨界成長股。
申萬建議,重點關注技術驅動(3D打印、量子通訊、新能源汽車等)+政府行為驅動(軍工、新能源等)+商業模式(移動醫療、在線教育等)三大類概念股。
從“舊”的角度看,藍籌股底部正被“夯實”,預計下半年滬指波動中樞與上半年相比將穩中有升,滬指上揚的波段機會或在9月,有望上行至2300點。主要邏輯在于:第一,雖然地產仍是經濟最大的不確定項,但要承認的是,在穩增長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環境下,經濟微復蘇難以被證偽,由于GDP增速企穩,上證指數季度波動中樞甚至可能較上半年穩中有升至2100點;第二,10月正式啟動的滬港通大概率會階段性地帶來部分增量資金;第三,滬深300權重股低估值和機構低配已反映出主要的悲觀預期事件,由此也夯實了權重股票的底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