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09-23 07:41:24
即使再火熱的艷陽天,偶爾也會暴雨傾盆。
7月下旬以來,A股可謂“漲聲”一片。上證指數8連陽,順利突破2200點大關,短暫調整后,接著又是6連陽,站上2300點。到了9月中,坊間已經有看高5000點的言論流出,市場成交量激增,形勢可謂一片大好。然而,9月16日和9月22日,大盤指數在短短5個交易日內兩次暴跌,可謂給火熱的行情澆上了一盆冷水。不過,仍有一部分股票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跌聲一片中走出堅定上揚的獨立行情。
以9月22日的行情為例,當日上證指數下跌1.7%,排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仍有190只個股創出收盤年內新高,可謂名符其實的抗跌股。這些A股年內漲幅100%以上的超過20家,漲幅50%以上的近半數,漲幅20%以上的超過8成,強勢可見一斑。毫無疑問,領漲的10只股票幾乎全帶有重組概念,而其重組的方向大多集中于軍工、影視、互聯網等近兩年的熱點。比如新晉“觸網”的明家科技,年內漲幅超過200%;主營航天軍工嵌入式軟件開發的旋極信息,年內漲幅超過230%;跨界涉足影視業的北京旅游,股價也接近翻兩番。熱點概念自然有“長期粉絲”,有了“熱點價值”的強力支撐,哪怕股指暴跌,個股也相對安全。
軍工、互聯網等概念是今年市場公認的強勢題材,領漲、抗跌明星股出現在這兩個概念板塊在意料之中。但是,從行業分布看,就有點意外了。上述190只“抗跌股”中,就行業歸屬個股數目統計,排名前三的竟然是化工、機械設備以及房地產。如果說領漲明星股是概念造就的,那么這批抗跌股整體主要還是價值支撐著。例如房地產板塊經過了年初的過度調整,二季度以來估值修復,也體現了市場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化工板塊在農藥、尿素、氨綸、塑料等基礎產品市場的帶領下,緩慢復蘇,也就有了相對堅挺的慢牛行情。除了基本面,上述三個行業也普遍受益于國資改革的主題概念,比如屬于機械設備行業的江鉆股份,因為中石化機械業務整體上市的利好消息,股價連續走出一字板停。又比如今年漲幅超過80%的新都化工,因為鹽改預期,股價也受到相當的利好刺激。
其實,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指數僅僅只是參考,更重要的是買到強勢的個股。而在牛市中,“濫竽充數”者實在太多。比如,技術投資者推崇走勢順著5日線緩緩向上的個股,由于放量少波動小,每天穩定上揚,可謂既經濟又安全。但這種股票在牛市中實在多如牛毛,跟著指數走,如何分辨真正的牛股?所以,指數的下挫剛好給了投資者檢驗個股成色的機會。
總之,逆市創新高顯示出上述個股“特立獨行”的長牛品質,如果能發掘出其堅挺背后的價值邏輯,相信定能找到真正穿越牛熊的強勢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