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5 01:02:2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在市場 “吹風”長達八個月之后,上海大眾旗下的首款轎跑凌渡在近日正式上市,成為上海大眾旗下又一款重要的走量車型。
1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式發布2014年汽車產銷數據。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分別實現銷售178.0萬輛,172.5萬輛以及172.4萬輛,位居全年銷量前三名。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名上海大眾與第三名上海通用的銷量差距僅在千輛以內。從過去一年的月銷情況來看,上海大眾與一汽-大眾輪流坐莊冠軍寶座。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在A+級市場,一汽-大眾有速騰、上海通用有英朗,而缺乏對應產品的上海大眾,需要一款A+、B-產品與帕薩特形成錯位布局。凌渡的到來,恰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的空白。據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介紹,根據今年的產能計劃,給凌渡分配的產能為12萬輛,平均月銷水平將在1萬輛左右。
伴隨凌渡的上市,上海大眾正式開啟了產品加速投放的節奏。2015年是上海大眾的產品大年,由于產能進一步釋放,上海大眾將今年的銷售目標鎖定在了200萬輛。
欲引領細分市場/
賈鳴鏑認為,隨著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年輕一代逐漸成為車市消費主力,他們對于產品個性以及技術性能方面的要求會進一步提升,這為轎跑車型的發展提供了成長機會。
事實上,在豪華車市場,以寶馬為代表的汽車企業已率先涉入這一細分市場,先后推出3系GT、5系GT等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不過,與上述產品的補充性地位不同,凌渡的意義不僅限于此,上海大眾希望它能復制途觀的市場經驗,引領一個新的細分市場。
“很多細分市場需要我們去開創,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主機廠可能會有風險,但一旦成功,在整個市場影響力就不一樣了。我認為,凌渡這款車就是可以開辟下一個細分市場的產品。”賈鳴鏑介紹,此前在途觀上市之后,A級SUV的市場份額由8%提升至12%,而增長的4個百分點基本來自于途觀的市場開拓。
為保持轎跑的操控性,凌渡車身控制在A級車范圍內,其2656mm的軸距與速騰、高爾夫7相差不大。不過,為滿足中國消費者在空間上的需求,凌渡車身寬度與帕薩特保持一致。
在價格上,該車打破了市場中“轎跑高于同級轎車”的普遍規律,14.59萬~21.39萬元的價格已滲入了速騰、高爾夫7等產品的價格區間。
從此前八個月的市場預熱情況來看,凌渡的已經吸引了消費者關注。一個例子是,在去年天貓“雙11”期間,上海大眾針對凌渡開展了1萬元定金預售活動,當天就有超過2500個訂單。
“其實今天上市,我們手頭只有2000輛車,萬一用戶預售了、交定金了提不到車,滿意度就會下降。”賈鳴鏑介紹,在上海大眾嚴格的預售渠道控制下,目前所收到的訂單已有3000多個。
推進本土化研發/
據了解,凌渡是上海大眾深化本土化研發模式的又一款車型。在經歷了技術引進、聯合開發等階段后,2008年,由上海大眾自主設計研發的首款車型朗逸正式上市,將上海大眾的研發能力帶入了自主研發的第三階段。由于該車長期占據國內A級車暢銷榜首位,因此給上海大眾注入了更多信心。
“就朗逸來說,在大眾集團里面即使是原汁原味的產品,也沒有能做到這樣一款年銷量近50萬規模的產品,而這樣的一個支柱產品就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賈鳴鏑向記者進一步解釋,“我們所指的自主研發是指對消費者的了解、對產品的定義和定位等,而像動力總成、平臺等方面,我們完全還是按照大眾集團的做。”
這一成功經驗也將貫穿至上海大眾未來的發展思路中。包括凌渡在內,未來上海大眾的B級SUV、C級車都將按照這一模式發展。“我們希望客戶體驗到德國的技術,同時也會根據中國市場針對性開發一些功能。”
上海大眾在支持自主研發方面不遺余力。賈鳴鏑介紹,僅2011年~2013年三年,上海大眾在研發方面投入高達104億元,平均每年的投入在35億元左右,超過大多企業的投資水平。
伴隨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成熟,上海大眾在大眾全球業務發展中的地位也將被進一步抬升。未來,上海大眾除了是大眾在中國事業發展的重要事業單元,還將成為大眾集團的全球研發基地。“針對下一代的途觀有很多需求也是我們提出來的,后來歐洲總部說按照我們的改,包括尺寸、產品定位等。”賈鳴鏑向記者表示,“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是在中國市場上市的,不代表其他地方沒有,而是中國市場先有。”
再次強調家族化策略/
根據此前規劃,上海大眾今年的銷量目標將達到200萬輛,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還將提升至300萬輛。
今年,上海大眾除了推出全新產品凌渡外,朗逸家族將在今年中迎來大改款;帕薩特、途安也將在今年底完成全新改款,預計在明年初上市;斯柯達品牌,今年將推出全新一代晶銳以及全新一代速派等產品。
不過,賈鳴鏑認為,“要達到200萬輛,簡單將A0、A級車、B級和C級車型產品相加是不夠的,將A級市場劃分為三個細分市場也是不夠的。”在他看來,單純依靠一個車型的增量,最后必然會陷入價格競爭。無論對于品牌形象,還是對于經銷商,都是不利的;而另一方面,目前主流市場的產品細分已難體現差異性。
去年,上海大眾憑借家族化策略,在A級車市場獨樹一幟,僅朗逸家族就先后推出了朗行、朗境等六款產品,并因此在銷量和品牌影響力上逐漸顯現出優勢。
據賈鳴鏑介紹,桑塔納兩廂版本(GranSantana)將在今年上海車展亮相,將來還會有Cross版本,逐步形成桑塔納家族。這一策略還將應用至更多細分市場。“我們將來的很多產品,包括帕薩特、下一步的C級車等,可能都會考慮家族化的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