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1-28 09:12:1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獲悉,中國重工下屬全資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收購了大連大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權。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燦邦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燦邦 發自北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獲悉,中國重工下屬全資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船重工)正式收購了大連大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洋船舶)100%股權。
中國重工董秘楊曉英曾透露,目前大船重工在手的訂單已經非常飽滿,現有生產線不能滿足要求。他表示,收購完成后將會把大洋船舶改造成高技術專業化特種船生產基地。
中國重工另外一位人士則告訴記者,大洋船舶將會作為公司LNG船的生產基地,同時還會生產其他高技術船舶。此次外延并購并不能單純的理解為是產能擴張,而是因為面臨新的需求。
另外,他向記者介紹,公司目前收購的兩個方向:一是在傳統的船舶、海洋工程行業,將采用產能的置換而不是產能的擴張;二是在產業鏈上進行延伸。
收購大連船廠獲批
在去年10月份的中國重工路演中,公司表示正在對一家韓國設在大連的外資修船廠進行收購。昨日,中國重工下屬全資子公司大船重工正式收購了大洋船舶100%股權。據了解,大洋船舶是韓國大洋商船株式會社出資成立的外商獨資修船企業。2009年5月開始投產,經營范圍包括海洋工程的修理、改裝和建造,各種類型遠洋船舶的修理和改裝等。有消息顯示,根據雙方約定,大洋船舶所有員工同時被大船重工接收。
一位中國重工人士向記者表示,大船重工現有廠區產能已經飽滿,沒辦法再擴張,而大洋船舶本身擁有的海灣、水域等岸線資源比較好與大船重工的產能規劃布局相符合。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大洋船舶本身資產狀況良好,但是原有股東只做修船業務,對資源的利用并不好,因此導致了經營不善。據介紹,公司目前正在對大洋船舶進行改造,加裝重型裝備,同時產能也需提升。
記者從大洋船舶網站了解到,大洋船舶位于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孤山灣,占地60萬平方米,擁有30萬噸及10萬噸干船塢各一座,4個碼頭共長1400米。按照此前規劃,每年可維修及改裝船舶120余艘,預計每年修船收入達到30億元人民幣。
外延并購開啟
值得注意的是,楊曉英此前曾表示,中國重工的外部并購將充分運用資本來推動行業的橫向和縱向并購,實現低成本擴張和快速發展。公司并購的重點包括軍工、海工設計、高端裝備以及戰略新興產業。
據上述中國重工人士表示,公司的外延并購并不能單純的理解為是產能擴張。“我們有新的產品需求,需要有新的基地來做,此次收購的大洋船舶將會作為公司LNG船的生產基地,同時還會生產其他高技術船舶。”
記者了解到,大船重工近日正式收到中海運、中石化APLNG運輸項目聯合籌備辦公室發出的項目中標通知書,中標該項目二期2艘17.4萬立方米大型LNG船的建造訂單。
目前,大船重工是國內第二家能夠間雜大型LNG船的船企。事實上,近年民船行業的不景氣也導致各大船企紛紛尋找新的產業機會。另一方面,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油價大跌使LNG的經濟性下降,但是中信建投在一份研報中依然認為大型LNG船需求長期看好。
在上述人士看來,船企的收購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中國重工目前尋找的其他標的很多,并且已經有項目儲備,但是他也表示這些儲備尚不成熟。
事實上,此前楊曉英透露,中國重工在外延收購上并不會貿然出手,而是在恰當的時機以一個低的成本進行擴張,從而實現產業整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