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17 23:06:05
“很多傳統電商的起步,往往一上來就是上千萬美金的助推。”在近日舉辦的2015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峰會上,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如是說。
每經記者 蔣佩芳
“很多傳統電商的起步,往往一上來就是上千萬美金的助推。”在近日舉辦的2015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峰會上,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如是說,“這讓很多實體零售商遇到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競爭規則。但有一種規則并不會改變,就是從用戶需求出發,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商品的同時,依然保持最低的價格。”
他說,如果追溯到幾年前,傳統電商曾經張口閉口談“價格低”,甚至叫囂“三年零毛利”,把價格看作是顛覆實體零售的“不二法寶”;幾年過去了,實體零售不僅沒有被顛覆,有意思的是,傳統電商已經不再談“價格低”,甚至連價格都避而不談,轉而開始說“追求低價”是“電商的弊病”。如此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原因,細究起來,不外乎兩點:其一,資本市場的考量標準變成了盈利能力和毛利率。傳統電商基于融資的“燒錢模式”已經玩不下去。其二,真正的價格戰是建立在強大的供應鏈基礎上的,本質上是零售能力的比拼。毫無疑問,這必將是一場長期的價值戰。
在上述論壇上,孫為民還透露,就在最近幾天,彩電、冰洗、空調、通訊等供應商云集蘇寧,僅空調就簽下20萬臺歲末大單,為“雙十一”備足“彈藥”。蘇寧對供應鏈的意義也早已超過“渠道”這單一層面。數據顯示,蘇寧金融已經為供應商提供260億元企業信貸;而開放的蘇寧物流,已經有超過7成的蘇寧易購平臺商戶接入其中。
“如果蘇寧沒有供應鏈優勢,及完善的零售和服務體系,阿里憑什么選擇蘇寧?”孫為民說。
用孫為民的話說,電子商務對實體零售的革命,是一種格式化。就是所有的實體零售,都要依托互聯網時代的消費和需求,通過互聯網時代企業的運作方式去運行。這也是蘇寧過去6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更是今年以來對門店進行互聯網化運營和迭代的真實緣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