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09 01:13: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麗
11月7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第四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上,三泰控股董事長補建稱,自2012年推出到2013年,因解決快遞運送“最后100米”的速遞易項目,三泰控股當時成為A股漲幅第一的企業。如今,三泰控股更是順利通過了自速遞易項目誕生以來的第三次融資。
在被問及三泰控股最終企業版圖時,補建表示,公司一直希望成為社區金融服務的龍頭企業,就像美國富國銀行一樣,基于社區做出影響力。
“我們沒有‘講故事’”
“雙十一”是一年一度的電商狂歡日,而就在3年前,速遞易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網購的另一個焦點。
作為傳統金融設備商,三泰控股一直謀劃著企業轉型。看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補建一直思著能否趕上這股熱潮,“我們一直在思考企業轉型。互聯網經濟高速增長,怎樣才能把我們的產品技術運用到電子商務的發展中?能不能參與互聯網的轉型過程?我們發現快遞‘最后100米’交付很困難。”
為解決快遞“最后100米”的第三方平臺速遞易,自2012年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股熱潮。據補建透露,當時三泰是A股漲幅第一的上市公司。
股價瘋漲背后,質疑的聲音也開始出現,重資產、無清晰盈利模式、“講故事”等質疑聲不絕,股價也應聲大跌。補建說,速遞易一直都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此次峰會上,補建首次直接回應了外界質疑公司一直在“講故事”的問題。他認為,“當三泰控股第一次將速遞易的故事講給證監會,并拿到第一筆錢,這很容易;第二次我們告訴他們同樣一個故事,再配了7.5億資,第三次我們要融資近30億元,同樣的‘故事’講了3年,都通過了證監會發審會、專家評審,所以我想我們并沒有‘講故事’。”
今年1月,三泰控股披露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9.4億元,用于以速遞易業務為載體的“24小時自助便民服務網格及平臺項目”第三期的建設與運營及償還公司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補建稱,三泰一直在腳踏實地地做事,此次能定增成功發行,說明監管部門對三泰現在的業務也是認同的。剛披露的三泰控股三季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速遞易業務布局已擴張到全國近80個城市,簽約協議網點7.5萬個,布放網點約4萬個;速遞易累計使用用戶數量近2800萬戶;此外,速遞易累計送達包裹已經超過2.3億件,2015年1月至9月,速遞易業務實現收入1.85億元。
補建透露,第三次融資后,公司將在24小時自助便民服務網格及平臺項目總投資21.4億元,項目計劃在一期、二期原30余個城市增加網點布放的基礎上,繼續拓展新增70余個城市,預計2016年7月底前完成第三期3.3萬個網點的速遞易設備布放、后臺平臺開發及項目運營工作。據三泰控股測算,該項目預計投產后年均可實現營業收入13.27億元,年均稅后凈利潤3.17億元。
此前三泰控股在公告中曾表示,2015年速遞易將實現4億元營收。補建認為,實現這一目標難度不大。
做中國的“富國銀行”
定增能再次順利獲得證監會無條件通過,補建認為,是大家都看到了速遞易的價值。然而不可忽視的是,BAT、傳統快遞企業,甚至家電廠商都在進入快遞“最后100米”的細分市場。
補建認為,有很多公司值得學習,但就目前而言,速遞易仍是行業龍頭。三泰現在的目標是想快速占據市場,甩開與競爭者的差距。對于未來的公司版圖,補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依托速遞易打入社區,未來將關注全國5000萬個家庭的金融服務,就像美國的富國銀行一樣,布局社區金融,同時還覆蓋他們的衣食住行,如婦幼、康養、微店、醫療,“這將是一個超級賬戶,速遞易來管理他們的日常生活。”
據了解,三泰已與富頓醫療、匯銀、宜家、天虹、綠鏈、e袋洗、易所試、海陽海鮮城等近百家城市社區服務商、全國性電商、垂直電商達成戰略合作。而隨著電商3.0時代的到來,大型電商平臺在線下加快布局,平臺電商與社區商店合作的社區電商、社區倉儲配送、社區微店等新型B2B2C商業業態需求急劇增長,三泰認為,短距離配送需求將成幾何級數增長,速遞易“城市短距離配送+速遞易”的智能交互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此前三泰控股速遞易與菜鳥網絡和順豐系先后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不過最終卻因發展理念上的偏差導致了與順豐系的合作終止。
對此,補建表示,影響肯定是有的,都已經在股價上體現出現了,不過他認為這只是時機上的問題,未來還是會合作。補建說,“可能是時間點的問題,所以在進程中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將來速遞易一定是開放的。我們不是電商,不是快遞,我們是電商的一環,希望融入到整個生態鏈中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