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07-06 09:29:52
作為長期資金的代表,拓寬投資的閘門被打開。近日,保監會修訂發布《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管理辦法》,新增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即PPP模式)等可行投資模式。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各地推出的PPP項目數量已經達到8644個,投資總額約為10.42萬億元。
作為長期資金的代表,保險資金在遭遇當前資產配置荒的同時,拓寬投資的閘門被打開。近日,保監會修訂發布《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新增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即PPP模式)等可行投資模式。
“此舉將進一步滿足保險資金長期配置需求,同時可以提升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能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在當前資產配置荒的背景下,監管層開閘允許保險資金投資PPP項目,將拓寬險資投資渠道。由于PPP項目均有政府參與,投資安全性較好,同時投資周期與險資屬性相匹配。因此險資投資PPP項目的積極性會比較高。”
據庹國柱與保險資管公司接觸,在此之前,已經有保險資管公司間接投資基建項目,一般這類基建項目收益率在5%-7%之間。
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累計發起設立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300項、基礎設施股權投資計劃17項,合計注冊(備案)規模8938.26億元。如債權投資計劃平均投資期限7.54年,平均年收益率6.65%,極大改善了保險資產配置結構,促進了保險業務的發展。
同時,保險資金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和市政行業,投資規模分別為3994.14億元、2294.40億元和781.1億元。
在國家重大工程和重要民生領域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投資項目,比如投資京滬高鐵項目160億元,投資南水北調中東線工程550億元。對穩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提高了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原有辦法規定的可投資基礎設施領域較窄,僅限于交通、通訊、能源、市政和環保五個行業,行業集中度較高,無法滿足市場需要。此次《辦法》允許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放寬保險資金可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的行業范圍,增加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可行投資模式,進一步分散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與此前不同,未來險資將投向地方政府參與較多的PPP項目。”庹國柱解釋,一方面中央層面的基建項目正在減少,另一方面目前地方政府的PPP項目范圍較大,可投資項目較多。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各地推出的PPP項目數量已經達到8644個,投資總額約為10.42萬億元。
“PPP項目所在區域的地方政府債務率,以及是否屬于收費類PPP項目,這兩大因素將直接決定險資選擇投資的區域和領域。”庹國柱強調。
據記者了解,下一步,保監會將積極做好相關配套工作,推進政策落地。這包括修訂完善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相關細則;探索基礎設施投融資新模式,積極開展保險資金參與PPP模式實踐并出臺相應配套文件;加快保險資金登記交易平臺建設,實現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登記發行、交易轉讓、質押融資、資金結算和信息披露等一站式服務功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