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3 00:13:29
12月12日,國際醫學(000516.SZ)發布公告稱,其擬將旗下全資持有的開元商業有限公司(下稱“開元商業”)全部股權,出售給另一家百貨零售龍頭企業王府井(600859.SH),從而退出百貨零售業。
每經編輯|王朋
每經實習記者 王朋 每經實習編輯 姚治宇
12月12日,國際醫學(000516.SZ)發布公告稱,其擬將旗下全資持有的開元商業有限公司(下稱“開元商業”)全部股權,出售給另一家百貨零售龍頭企業王府井(600859.SH),從而退出百貨零售業。
自1993年上市以來,百貨零售一直是國際醫學的主業之一,開元商業也一直是西北的百貨零售巨頭。
從數據上來看,百貨零售對于國際醫學來說也頗為重要。近幾年來,百貨零售業務營收占比一直在8成以上。此番出售要是順利實施,這也意味著國際醫學以后會將經營重心放在醫療服務業之上。
作為接盤方的王府井,在百貨零售實體店一片哀鴻之下,卻逆勢擴張。通過收購開元商業,其在陜西門店數量將進一步擴張至9家。
擬出售資產年營收逾30億元
開元投資更名為國際醫學近兩年后,這家曾一度以百貨零售為主業的公司,決定將自己的重心全部投在醫療服務業上。
12月12日,國際醫學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表決,公司擬向王府井轉讓所持開元商業100%股權。
按照公告中的表述,“1993年公司上市以來,百貨零售一直是公司的主營業務。”而此番要出售的標的資產開元商業,正是承載公司所有百貨零售業務的主體,旗下包含了鐘樓店、西旺店、寶雞店、咸陽店和安康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11年來,國際醫學開始涉足醫療服務業,公司主業也由單一的百貨零售變為雙主業。但就經營數據上來看,零售百貨依舊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
2014年和2015年,國際醫學百貨零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7億元和33億元,分別占當年總營收比重為84.22%和84.48%。
特別是開元商業鐘樓店,也就是當地人常說的開元商城,位處西安市核心商業區──鐘樓商業區的腹地。自1996年開業以來,一直是西安的商業領跑者。該店在2015年實現營收21.1億元,凈利潤為1.24億元。占國際醫學2015年全年凈利潤(2.41億元)的一半以上。
“出售開元商業,就是說以后公司要退出百貨零售行業。”國際醫學董秘管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按照國際醫學的公告,公司出售開元商業,是“為集中資源支持醫療服務業務快速發展,實現公司整體業務轉型,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國際醫學于2011年全資收購了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稱高新醫院)。高新醫院為國內首家民營三甲醫院,通過收購,國際醫學進入到醫療服務領域。
王府井逆勢擴張門店
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如火如荼,也凸顯了國際醫學百貨零售業的落寞。最直觀的對比,便是二者在毛利率上的差距。在2015年度,國際醫學零售毛利率為16.97%,而醫療業的毛利率則為27.19%。
此次收購的接盤方,作為百貨零售巨頭的王府井,在時下百貨零售實體店一片哀鴻之下,卻逆勢擴張。通過收購開元商業,其在陜西的百貨零售版圖布局將進一步的得到拓展和完善。
“他們(國際醫學)在做一個轉型升級,專注于醫學方面,想把百貨這一塊出售掉。”王府井董秘辦一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而我們作為百貨零售的專營企業,作為接盤方,他們可能會更放心一點。”
這并不是王府井今年在陜西的首次動作。
今年4月,王府井以承債式收購方式收購西安西恩溫泉奧特萊斯(以下稱西恩奧萊)全部股權,用于投資運營西安西恩奧萊項目。
本月,王府井賽特奧萊臨潼店和機場店即將開業。加上王府井南門店和井熙地港店,王府井公司在陜西已有4家門店。如果此番能夠順利將開元商業收入囊中,意味著其在陜西的門店數將達到9家。
國際醫學和王府井雙方對于此次資產收購事項均顯得比較謹慎,都以“在停牌期間,只是前期接洽,不方便透露更多消息”為由,謝絕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的采訪。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王府井在2016年中報中,面對實體零售業增幅下滑的困境,曾有明確表示,“在市場競爭和線上消費沖擊的雙重壓力下,傳統百貨業也在不斷創新經營理念,擴張購物中心、奧特萊斯業態,拓展銷售渠道,實施O2O全渠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