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2016-年終投資特刊-宏觀經濟

          每經網首頁 > 2016-年終投資特刊-宏觀經濟 > 正文

          【增長前瞻】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2017宏觀:穩增長、防風險、抑泡沫是核心著力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17:06:20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認為,2017年經濟增速可能略低于2016年,主要風險點是房地產及其產業鏈。但在需求側托底以及消費對GDP貢獻上升的對沖下,2017年經濟沒有失速風險。在李超看來,穩增長和抑泡沫是2017年經濟政策的核心著力點,穩增長主要靠“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則將維持穩健中性。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編輯 賈運可

          在GDP增速連續三個季度維持在6.7%之后,中國經濟基本企穩。然而隨著房地產調控效果逐漸顯現,相關領域消費也存在下行壓力。與此同時,宏觀經濟政策也更注重防控系統性風險和抑制泡沫。

          對此,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認為,2017年經濟增速可能略低于2016年,主要風險點是房地產及其產業鏈。但在需求側托底以及消費對GDP貢獻上升的對沖下,2017年經濟沒有失速風險。

          在李超看來,穩增長和抑泡沫是2017年經濟政策的核心著力點,穩增長主要靠“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則將維持穩健中性。

          工業企業盈利將繼續改善

          NBD:2016年經濟增長邏輯是什么?

          李超: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均為6.7%,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基建、地產投資雙輪驅動的需求側拉動下,出現了比較平穩的走勢,符合我們年初的判斷。2016年物價水平較為平穩,年初和年末出現了溫和通脹走勢,支撐了消費名義增速。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增速貢獻率達到71%,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

          NBD:價格上漲在2016年的經濟增長中起什么作用?

          李超:工業價格指數走勢影響著對應行業的利潤增速。我們預判PPI的回升至少在2017年上半年將持續,這意味著行業盈利能力將繼續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繼續執行,上游工業品價格上行壓力大于回調壓力,價格環境回暖引領盈利改善的正面邏輯占主導。

          NBD:您對2017年有何研判?

          李超:我們預測2017年宏觀經濟走勢將在平穩中略向下,增速中樞下行0.2個百分點至6.5%。

          在供給側,2016年“三去一降一補”的實施效果相當不錯,預計2017年會延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需求側,地產調控政策會逐步對銷售產生影響,預計2017年地產投資增速會相對2016年回調。此外,在PPP等準財政發力支持下,預計基建投資仍將維持高位,制造業增速將略高于2016年。

          總體來看,2017年經濟的風險點主要是房地產及其產業鏈,但在需求側托底以及消費貢獻上升的對沖下,經濟沒有失速風險,GDP增速很難出現大幅下行。

          地產投資拐點或將出現

          NBD:房地產調控趨嚴后,對2017年經濟有何影響?

          李超:地產調控對房屋銷售的影響是直接且顯著的,樓市量縮價滯的狀況已經逐步顯現。地產銷售是投資的先行指標,從11月數據來看,地產投資拐點或將出現。同時,基于2016年的高基數,2017年地產投資增速會相對2016年回調。另外,地產銷售下降將導致地產相關產業鏈的消費隨之降低,對消費增速形成一定制約。

          NBD:近期中央文件頻頻提到抑泡沫、防風險,您有什么看法?

          李超:當前房地產市場、債券市場及非金融企業運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2016年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出現脫離基本面的上漲,并逐漸累積風險。債券市場泡沫起因于銀行理財委外業務的野蠻生長,非銀機構被迫采取期限錯配與加杠桿操作,但為了收益考量往往又不準備流動性頭寸。

          盡管企業去杠桿已在推進,但存量杠桿依然較高。未來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在資本流出壓力較為集中的個別月份,金融防風險壓力較大。

          穩增長主要靠財政發力

          NBD: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研究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如何解讀?

          李超:這為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提供了指引。這主要包含五大方向,即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

          具體來看,金融方面,宏觀上要管住貨幣,微觀上要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機性購房;土地及投資方面,包括“人地掛鉤”政策、合理增加土地供應、帶動特大城市周邊中小城市發展;房產稅的立法過程可能依舊漫長;立法方面,加快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充分釋放有效地產供給,進而有助于平抑房價過速增長。

          NBD:未來可能會有哪些抑泡沫、防風險的政策手段?

          李超:針對房產泡沫,預計將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上管住投機,防止價格過快上漲,同時也不出現崩盤式調整。

          近期債市波動比較大,一方面是匯率貶值壓力使資本外流沖擊加強;另一方面也有央行主動管理流動性的原因,目的在于引導金融機構多備資金頭寸,為債券市場去杠桿做鋪墊。

          對于非金融企業高杠桿問題,債轉股和股權融資仍是解決企業杠桿率風險的主要操作方式。

          NBD:您認為在穩增長和防風險、抑泡沫之間,政策應如何協調?

          李超:2017年,穩增長和防風險、抑泡沫是國家政策的核心著力點。我們認為穩增長主要靠“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財政預算安排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存在進一步提高赤字率的可能。貨幣政策則會保持穩健中性,調節好貨幣閘門,在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注重防風險和抑泡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馮彪每經編輯賈運可 在GDP增速連續三個季度維持在6.7%之后,中國經濟基本企穩。然而隨著房地產調控效果逐漸顯現,相關領域消費也存在下行壓力。與此同時,宏觀經濟政策也更注重防控系統性風險和抑制泡沫。 對此,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認為,2017年經濟增速可能略低于2016年,主要風險點是房地產及其產業鏈。但在需求側托底以及消費對GDP貢獻上升的對沖下,2017年經濟沒有失速風險。 在李超看來,穩增長和抑泡沫是2017年經濟政策的核心著力點,穩增長主要靠“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則將維持穩健中性。 工業企業盈利將繼續改善 NBD:2016年經濟增長邏輯是什么? 李超: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均為6.7%,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基建、地產投資雙輪驅動的需求側拉動下,出現了比較平穩的走勢,符合我們年初的判斷。2016年物價水平較為平穩,年初和年末出現了溫和通脹走勢,支撐了消費名義增速。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增速貢獻率達到71%,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 NBD:價格上漲在2016年的經濟增長中起什么作用? 李超:工業價格指數走勢影響著對應行業的利潤增速。我們預判PPI的回升至少在2017年上半年將持續,這意味著行業盈利能力將繼續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繼續執行,上游工業品價格上行壓力大于回調壓力,價格環境回暖引領盈利改善的正面邏輯占主導。 NBD:您對2017年有何研判? 李超:我們預測2017年宏觀經濟走勢將在平穩中略向下,增速中樞下行0.2個百分點至6.5%。 在供給側,2016年“三去一降一補”的實施效果相當不錯,預計2017年會延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需求側,地產調控政策會逐步對銷售產生影響,預計2017年地產投資增速會相對2016年回調。此外,在PPP等準財政發力支持下,預計基建投資仍將維持高位,制造業增速將略高于2016年。 總體來看,2017年經濟的風險點主要是房地產及其產業鏈,但在需求側托底以及消費貢獻上升的對沖下,經濟沒有失速風險,GDP增速很難出現大幅下行。 地產投資拐點或將出現 NBD:房地產調控趨嚴后,對2017年經濟有何影響? 李超:地產調控對房屋銷售的影響是直接且顯著的,樓市量縮價滯的狀況已經逐步顯現。地產銷售是投資的先行指標,從11月數據來看,地產投資拐點或將出現。同時,基于2016年的高基數,2017年地產投資增速會相對2016年回調。另外,地產銷售下降將導致地產相關產業鏈的消費隨之降低,對消費增速形成一定制約。 NBD:近期中央文件頻頻提到抑泡沫、防風險,您有什么看法? 李超:當前房地產市場、債券市場及非金融企業運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2016年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出現脫離基本面的上漲,并逐漸累積風險。債券市場泡沫起因于銀行理財委外業務的野蠻生長,非銀機構被迫采取期限錯配與加杠桿操作,但為了收益考量往往又不準備流動性頭寸。 盡管企業去杠桿已在推進,但存量杠桿依然較高。未來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在資本流出壓力較為集中的個別月份,金融防風險壓力較大。 穩增長主要靠財政發力 NBD: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研究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如何解讀? 李超:這為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提供了指引。這主要包含五大方向,即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 具體來看,金融方面,宏觀上要管住貨幣,微觀上要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機性購房;土地及投資方面,包括“人地掛鉤”政策、合理增加土地供應、帶動特大城市周邊中小城市發展;房產稅的立法過程可能依舊漫長;立法方面,加快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充分釋放有效地產供給,進而有助于平抑房價過速增長。 NBD:未來可能會有哪些抑泡沫、防風險的政策手段? 李超:針對房產泡沫,預計將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上管住投機,防止價格過快上漲,同時也不出現崩盤式調整。 近期債市波動比較大,一方面是匯率貶值壓力使資本外流沖擊加強;另一方面也有央行主動管理流動性的原因,目的在于引導金融機構多備資金頭寸,為債券市場去杠桿做鋪墊。 對于非金融企業高杠桿問題,債轉股和股權融資仍是解決企業杠桿率風險的主要操作方式。 NBD:您認為在穩增長和防風險、抑泡沫之間,政策應如何協調? 李超:2017年,穩增長和防風險、抑泡沫是國家政策的核心著力點。我們認為穩增長主要靠“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財政預算安排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存在進一步提高赤字率的可能。貨幣政策則會保持穩健中性,調節好貨幣閘門,在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注重防風險和抑泡沫。
          宏觀經濟 李超 防風險 抑泡沫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喷潮 | 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伊人久久综合线亚洲2019 | 日本综合AⅤ精品视频 | 午夜影院福利免费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