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17想和*ST股一起飛 就要跟隨產業資本一起追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3 01:14:15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2016年一個新現象,即產業資本或通過舉牌,或通過股權轉讓方式介入*ST股,這也為*ST股后續運作引來遐想。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謝欣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謝欣

          *ST股一直被資本市場視作“殼股”代表,其背后發生重大資本重組也是屢見不鮮。然而對于挖掘“殼股”的投資者來講,押寶*ST股的重大資產重組無疑是賭運氣。而*ST股一旦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復牌后,公司股價便會迎來連續“一字漲停板”,鮮有買入機會。

          但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2016年一個新現象,即產業資本或通過舉牌,或通過股權轉讓方式介入*ST股,這也為*ST股后續運作引來遐想。

          *ST股出現資本新現象

          臨近2016年年報披露期,市場資金將焦點再度聚焦到一年一度的“摘帽行情”中。其中炒作勢頭最猛的則是疊加重大資產重組的*ST股。譬如在去年9月初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的*ST濟柴。自去年9月14日復牌之后,*ST濟柴的股價就迎來了連續7個“一字漲停板”。相比*ST濟柴,*ST黑豹的漲停板數則要更加耀眼。在公布擬73億元收購沈飛集團的重組預案后,*ST黑豹在12月13日復牌,迎來了16個“一字漲停板”。

          事實上在去年,*ST股發生重大資產重組并不少見。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72只處于風險警示狀態的股票中,就有超過40只*ST股在2016年進行了重大資產重組。值得一提的是,*ST股在重組前也并沒有異動預兆,如分別在去年4月和8月停牌的*ST濟柴和*ST黑豹,停牌前長達2個月都處于縮量筑底的形態。

          在2016年的*ST股板塊中,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一個新現象,便是產業資本或通過舉牌,或通過股權轉讓方式介入*ST股。

          一直以來,產業資本舉牌和股權轉讓都是A股市場熱炒的題材。如果單以舉牌為例,根據Choice數據顯示,在2016年,共有*ST山水、*ST生物、*ST中發等5只個股遭遇產業資本舉牌。

          私募:可關注產業資本介入方

          先看舉牌的情況,在上述5只*ST股中,其中*ST中發的關注度無疑是最高。因為就在2016年年底,紫光系三度舉牌了*ST中發。12月27日晚間,*ST中發公告稱,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達到了15%。而這是紫光系自2016年1月、6月兩度舉牌后,第三次舉牌*ST中發。事實上,紫光系介入多達20家上市公司,涉及大數據計算機、教育等行業。

          再看股權轉讓,去年涉及到股權轉讓的就包括了*ST東鉭、*ST宏盛、*ST錢江等6只個股。2016年5月底,*ST錢江公告稱,吉利控股以10.8億元代價,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接下了公司29.77%的股權。而吉利控股實控人正是李書福。而在2016年12月底,拉薩知合以9億元代價拿下了*ST宏盛25.87%的股權,拉薩知合的實際控制人便是地產大佬王文學。

          然而并非每一個舉牌或股權轉讓的產業資本方都是“財大氣粗”。譬如*ST山水在2016年2月先是被鐘安升及其一致行動人舉牌。而在2016年12月,*ST山水又被吳太交等一致行動人舉牌。事實上,無論是鐘安升還是吳太交,他們在資本市場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又如在2016年舉牌*ST生物的私募重慶信三威,在私募圈中,重慶信三威并不突出。

          “現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非常謹慎,資金選擇上也更傾向于具有實體背景的產業資本。”西藏琳瑯投資王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自然人來講,如果沒有資源和產業背景的話,投資者更傾向于理解為套現,在資本運作上或就沒有重組空間。所以,對于那些自身資本實力并不雄厚的自然人,盡管通過股權方式介入*ST股,但投資者并不一定“買賬”。

          “產業資本接盤*ST股,意味著背后有實體和產業背景支撐,那么未來實現重組的預期就更強。”王琳說,由于實體產業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如果注入到上市公司之中,這將帶來基本面極大的改善。況且產業資本有包裝資產上市的需求,先受讓股權,再進行注入資產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婷婷免费精品视频 |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 久久精品大胆视频 | 在线偷着国产精选视频 | 中文字幕久久35一 |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