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3 01:14:16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6年社會融資總量和M2增長目標略低于年初定下的雙13%目標,但從M2全年運行情況來看,金融市場流動性還是穩定的。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編輯 姚茂敦
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編輯 姚茂敦
1月12日,央行公布的2016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12月末,M2增速11.3%,M1增速21.4%,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65萬億元,其中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了1.04萬億元。通常,年末是銀行貸款增長較為平緩的月份,而2016年12月的人民幣信貸增長超萬億元,顯然超出市場預期。
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28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8萬億元。
據央行數據推算顯示,2016年12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中長期貸款增加6954億元,較11月的2018億元大幅增長。
●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6954億元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6年12月新增信貸意外放量,規模達1.04萬億元,遠高于預期值和去年同期值,原因可能較多:一是實體經濟企穩后,企業的融資需求確實出現了回升,年末集中釋放;二是12月債市大跌,融資成本高漲,債券融資顯著減少,導致替代效應,資質較好的大企業紛紛延后或取消發債,轉向信貸市場融資;三是年末部分企業出于美化報表的目的,集中進行債務置換出表,帶來公司戶短期貸款增長;四是部分地方政府為提高PPP等落地率,年末突擊進行融資。
數據顯示,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6954億元,在當月新增信貸占比約67%,同時,當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了4217億元,雖然規模依然很大,但在新增信貸中占比已較前幾月大幅回落至40.5%。
“市場普遍對12月信貸增量低估,一是對樓市調控限購限貸政策效果的滯后性估計不足,二是對年末企業中長期貸款提前啟動估計不足。”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指出,企業信貸主要受近期各項經濟指標有所回暖,尤其是PPI持續反彈,不論是重啟的投資需求,還是考慮到未來經營需要的補庫存需求等,最終可能都會反映為融資需求。
同時,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還認為,在密集進行樓市調控的過程中,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在積極響應政策的導向,尤其是部分在前一輪樓市熱中居民中長期貸款投放過多的銀行,年末積極調整和改善優化全年信貸投放結構,以致于企業貸款意外增長。
●專家:貨幣政策料不會明顯調整
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55.9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6年社會融資總量和M2增長目標略低于年初定下的雙13%目標,但從M2全年運行情況來看,金融市場流動性還是穩定的。增速低于目標的原因還是外匯占款減少影響了基礎貨幣的投放,不過央行通過年初的降準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還是維持了流動性的穩定。從2016年末M2增速11.3%來說,2017年定位于12%的增速可能更符合當前經濟金融形勢。
劉東亮認為,總體來看,2016年12月信貸高增帶來的社融高增,總體有利于經濟延續穩定,但也沒必要做過度樂觀解讀,關鍵看實體經濟企穩所帶來的真實融資需求恢復是否能夠持續。
“我們大體認為這一需求至少在一季度仍較為樂觀,可以支持金融數據繼續向好。”劉東亮表示。
近日閉幕的2017年央行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要“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好流動性閘門,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
記者注意到,2016年11月末,央行外匯占款環比減少3827億元,至22.3萬億元。而在特朗普新政和美國經濟向好的樂觀預期支持下,美元大概率仍將保持強勢。此外,進入2017年,1月份將再次迎來居民換匯和企業債務重整的高潮,未來一段時期外匯占款仍很有可能繼續下降。但在強調去杠桿、防風險的背景下,央行對準備金率的調整將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預計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不會出現明顯調整,外匯占款下降帶來的基礎貨幣缺口,央行將繼續通過OMO、MLF等方式進行補充,實體經濟企穩及融資的階段性恢復,為央行去金融杠桿營造了相對從容的環境,資金面近期大概率仍會維持緊平衡。”劉東亮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