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總理回應1100萬就業目標:不會也不允許出現大規模群體性失業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5 17:54:52

          “在政府工作報告所提的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當中,有一項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們要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人,比去年的目標增加100萬人。我們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經濟增速,穩增長主要還是要保就業。”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做如上表述。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在政府工作報告所提的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當中,有一項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們要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人,比去年的目標增加100萬人。我們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經濟增速,穩增長主要還是要保就業。”

          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做如上表述。

          李克強稱,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已經連續4年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300萬人以上,今年更是強調就業優先,就是要保證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把失業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刷新紀錄,去產能也帶來了就業安置需求,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之下,就業成為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今年就業壓力依然較大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中指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李克強說:“就業對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是最大的民生。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財富增長的來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

          李克強指出,這幾年一直處在新成長勞動力的高峰,今年的就業壓力仍然比較大,光高校畢業生就達795萬,創歷史新高,還有500萬左右的中職畢業生,加上去過剩產能需要安置的幾十萬轉崗職工等等。

          “我們要營造有利于創業就業的環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鐵飯碗,而是讓人民群眾用勞動和智慧去創造或者說打造金飯碗。這幾年我們就是通過創造崗位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中國的就業崗位是靠自己創出來的。”李克強說。

          同時,李克強也強調:“我們完全有能力擴大就業,不會也不允許出現大規模群體性失業,對于一時不能就業、生計沒有著落的群眾,政府會負起責任,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近幾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城鎮新增就業情況比較好,主要原因是服務業取得了強勁發展,并且在吸納就業方面的能力比制造業大了很多。

          有近百萬去產能員工需安置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說,今年要確保完成1100萬人就業任務,主要有五方面措施: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突出抓好創業工作,簡政放權,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抓好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公共就業服務。

          今年去產能的重點任務也從鋼鐵、煤炭進一步擴大到了煤電領域,因此在就業方面,除了一直以來的高校畢業生、中職畢業生外,如何安置轉崗職工備受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去產能必須安置好職工,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要及時撥付,地方和企業要落實相關資金與措施,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李克強介紹,去年,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化解鋼鐵、煤炭行業的過剩和落后產能,最關心的就是在去產能過程中如何安置好職工。所以中央財政拿了100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員工轉崗安置,并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去年,有72萬去過剩產能過程當中的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今年去產能還要擴大到煤電領域,加上去年一些還沒安置的職工,累計可能會有近百萬需要安置。我們的辦法還是創造新的崗位,因為我們在推動發展新動能。”李克強說,“雙創”帶動了大量新的就業,實際上也轉移了許多傳統動能的就業,新舊動能轉換也為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催生了新的就業崗位。

          李克強稱,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3年多來,每天平均有4萬個以上市場主體注冊登記,相當于每年新增1000多萬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100萬就業目標 全國兩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