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2 17:07:02
每經編輯|張強
成都市郫都區計劃每年投入5億元資金支持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重點用于集聚高層次人才資源、扶持優質項目、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提升企業主體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拓展項目融資渠道……4月21日,成都市郫都區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成果新聞通氣會召開,正式對外發布《聚焦菁蓉鎮打造“雙創高地”若干政策》實施細則。據介紹,該政策目的在于加快構建以菁蓉鎮為中心的便利化、低成本、全要素、開放式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雙創高地。
集聚千余項目、上萬創客
記者從通氣會上了解,2016年以來,郫都區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被列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歷史機遇,聚焦菁蓉鎮,著力營造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創新創業環境,加快雙創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截止目前,已引進清華啟迪之星、京東云創空間等新型孵化器40家,集聚項目1463個、創客13000多人,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千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31名,搭建公共技術平臺38個,新增專利申請6839件、同比增長36%,新增市場主體12431戶、同比增長58 %,新增注冊資本總額147億元、同比增長126.7%,初步構建起貫通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雙創生態鏈。
通過組建大數據產業研究院、國家級新材料檢測中心等八大創新研發平臺,采取政府補貼的形式,支持平臺開放共享,實現公益+市場有機結合,有效降低企業創新成本。聯合20家高校科研院所、105名行業專家和176家企業組建工業創新聯盟,緊貼市場需求組織逆向創新,推進研發成果轉化合作項目48個,瑞地瑪智能機器人精準治療系統、成都客車新能源汽車等15個項目進入中試階段。
引進高層次人才 創業扶持資金最高在達500萬
據了解,成都市高度重視郫都區雙創示范基地建設,2016年12月,成立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成都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黨工委(管委會),與郫都區實行合署辦公。
“本次對外發布的‘雙創高地’若干政策,可以簡稱‘雙創2.0版本優惠政策’,是《創業天府·郫縣行動計劃優惠政策》的延續和升級。”成都雙創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雙創2.0版優惠政策實施細則,從高層次人才資助、項目支持、雙創平臺建設支持、雙創服務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金融支持六個方面,對享受政策的申報條件、申報材料、資助標準、辦理流程、申報時間、受理部門逐一明確。下一步,郫都區還將制定政策兌現流程以及雙創載體考核辦法。
為支持高層次人才引進,郫都區將提高對科技人才團隊的創業扶持資金,達到10萬元-500萬元;提高對頂尖人才團隊的綜合資助標準,達到1000萬元-1億元,對于特別優秀的項目,可給予1億元的支持額度。設立杰出人才榮譽獎、“引才伯樂獎”,支持離岸創新創業。鼓勵985、211高校和海(境)外知名高校在菁蓉鎮設立校友會,根據貢獻可支持啟動經費10萬元。依托校友會、商會、使領館等設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每年給予不超過15萬元的營運資助。
推出菁蓉券 鼓勵專業服務機構在菁蓉鎮開展業務
在支持雙創平臺建設上,郫都區支持創建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對于獲得市級以上部門審核認定的,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建設支持;對于認定的國家、省、市級專業技術研發機構,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補貼;對于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雙創載體,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和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鼓勵菁蓉鎮孵化器運營機構在海外建設雙創載體,實施離岸創新,給予每年不超過100萬元的運營補貼。鼓勵高校、企業、科研院所面向菁蓉鎮相關主體開放研發實驗服務資源,并給予相應補貼。
此外,郫都區依托菁蓉券管理系統,鼓勵提供法律、會計、人力資源、技術中介、知識產權等專業服務機構在菁蓉鎮開展業務,給予每年不超過10萬元的服務補貼。鼓勵各類主體建設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商會、基金會等社會組織服務雙創,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服務補貼。
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郫都區將對獲得國家、省、市科技資金資助和科技進步獎勵(包括專利獎)的項目,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以及新獲專利,分層分類給予獎勵和資助,給予同一項目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
每經記者 張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