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0 00:22:10
去年完成雙主業轉型并實現扭虧為盈的創新醫療(002173,SZ)剛剛順利“摘帽”,但其起家的珍珠業務卻依然“麻煩不斷”。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沈溦 于垚峰 每經編輯 趙橋
每經記者 沈溦 于垚峰 每經編輯 趙橋
去年完成雙主業轉型并實現扭虧為盈的創新醫療(002173,SZ)剛剛順利“摘帽”,但其起家的珍珠業務卻依然“麻煩不斷”。
5月7日晚間,創新醫療公告稱,公司接到全資子公司諸暨市千足珍珠養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足養殖)關于湖北省洪湖市養殖基地近日遭相關部門強行拆除的通知,部分養殖水面及基地設施被毀壞、損失珍珠蚌約70余萬只。上述資產均未投保,初步估算經濟損失不超1000萬元。這已是近期創新醫療珍珠養殖基地遭遇的第二起“強拆”事件。
5月9日,湖北省洪湖市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去年10月至今,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行為始終合法合規,在經過與千足養殖方面協商后,為避免破壞性拆除,盡量降低企業經濟損失,剩余養殖設施均由企業自行逐步拆除。至于近日洪湖市部分養殖基地遭遇拆除行為,并非管理局職權范圍,管理局方面并不知情。
創新醫療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已派專人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商,目前具體損失與續存規模等數據正在統計中。
養殖基地損失不超千萬
據了解,創新醫療原證券名“千足珍珠”,2016年前珍珠板塊業務為其唯一主營業務,是珍珠行業少數擁有“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完整產業鏈的企業。但受到國內外珍珠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影響,再加上近幾年地方政府陸續出臺限養、禁養“逐客令”,令公司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特別是由于粗放型珍珠養殖業與環保的對立,養殖端矛盾凸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早在去年9月實地走訪湖北省洪湖市的千足珍珠養殖現場了解情況,目睹洪湖市漁政局執法人員正拆除建在養殖水面附近的兩個發酵池。
洪湖珍珠養殖負責人陳志永曾向記者表示,公司自2006年進入洪湖后,前后大概投入了1.6億元,珍珠養殖一般5年一個周期,若未滿周期珍珠的價值就要打折扣,若強行拆除養殖的設施,會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
2016年9月19日,創新醫療發布公告稱,同意將在適當時間退出洪湖市的珍珠養殖業務,以確保將搬遷、清理養殖資產給珍珠業務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但根據5月7日公司公告,該養殖基地遭到當地有關部門強制拆除,部分養殖水面及基地設施被毀壞、損失珍珠蚌約70余萬只。初步估算經濟損失不超1000萬元。公司已組織相關人員奔赴受損基地,了解情況、指導恢復基地正常經營,并盡快完成清點工作。
針對此次強拆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創新醫療表示,此事件前公司全資子公司千足養殖停止了對上述基地的后續投入并在積極落實搬遷等工作,目前公司已將湖北省養殖基地珍珠蚌分批、分期向包括(但不限于)湖南常德等其他基地進行搬遷。公司將會與相關部門進一步磋商并及時公告協商結果。
湖北業務面臨全面退出
事實上,公司于3月17日曾收到千足養殖關于湖北省監利縣養殖基地遭受當地政府及漁政、荊州市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進行破壞性拆除的通知,并于當月20日向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上述強制拆除行為提起訴訟,要求被告立即停止違法強拆行為且賠償公司全資子公司千足養殖各項損失合計人民幣350萬元。
創新醫療3月29日公告披露,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在就全資子公司千足養殖提起的環境保護行政管理糾紛一案進行調解,已經要求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立即停止后續拆除的行為,依法協商處理。
據記者了解,2016年底公司在湖北省監利縣擁有養殖面積為3980畝,共有包括2~5年蚌312萬只左右,總金額為4057萬元。當地政府等多部門破壞性拆除養殖基地造成300畝左右養殖水面被破壞,部分基地設施被損壞,損失珍珠蚌25萬只。湖北省搬遷工作開展后,截至2017年3月27日,公司已經搬遷了湖北省監利縣基地珍珠蚌40萬只左右。
就創新醫療公布的上述“強拆”事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湖北省洪湖市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相關情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早在去年,管理局方面已就珍珠養殖污染環境違法一事立案,并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責令千足養殖公司停止環境污染行為,限期45天內拆除所有污染設施,并處以罰款。不過,千足養殖在繳納罰款后并未履行另外兩項條款。今年3月初,管理局方面再次接到群眾舉報,稱該公司再次購入雞糞等有機肥料,欲發酵投放。管理局相關人員經過調查取證,于今年3月16日,依法實施代履行義務,拆除部分有機肥發酵設施。
對于拆除部分設施的行為,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自去年10月至今,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行為始終合法合規,在經過與千足養殖方面協商后,為避免破壞性拆除,盡量降低企業經濟損失,剩余養殖設施均由企業自行逐步拆除。至于近日洪湖市部分養殖基地遭遇拆除行為,并非管理局職權范圍,管理局方面并不知情。
隨后,記者又次致電洪湖市環保局及地方政府等部門,但截至發稿前,暫時未能收到回復。
據悉,湖北省農業廳去年11月曾下發《關于禁止投肥(糞)養殖和取締珍珠養殖的通知》。全省原有珍珠養殖面積4萬余畝,截至去年底,還剩1.34萬畝。今年2月14日在洪湖召開的湖北省水產工作會議上再次明確,2017年4月30日前,各地將全面完成所有水域珍珠養殖取締工作。
創新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對地方政府環境保護方面的考量絕對支持配合,但由于珍珠養殖中周期所限,希望能夠在盡量減少污染的情況下,實現逐步退出的計劃,目前公司正與相關部門進一步磋商,同時委托律師參與后續工作。
(實習生張韻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