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8 22:23:15
18日路透社消息稱,美國強生公司欲40億美元出售旗下的糖尿病護理業務,多家中國企業正在參與競標交易。受此消息影響,A股盤前,三諾生物停牌。《每日經濟新聞》對涉及的公司進行梳理發現,強生糖尿病護理部門的收入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在下降,而三諾生物也曾多次參與收購海外醫療資產,截止17日收盤,三諾生物總市值為84.23億元。
每經編輯|蔡鼎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實習編輯 郭鑫
今日(1月18日),路透社援引五名知情人士消息稱,來自中國的幾名競購者欲收購強生(Johnson&Johnson)旗下的糖尿病護理業務,主要包括LifeScan,Animas Corporation和Calibra Medical三家公司,交易金額可能達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0億元)。
路透社援引兩位消息人士的說法稱,潛在競購者中有一家是由國內血糖監測領域龍頭三諾生物(300298,SZ),以及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中國建投組成的財團,該財團開發和生產血糖監測系統。據兩名消息人士透露,該財團已聘請了一名顧問參與競購。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深交所于今日早間公告稱,“公共傳媒出現關于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根據本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證券簡稱:三諾生物,證券代碼:300298)于2018年1月18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澄清公告后復牌,請投資者密切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強生曾在2012年收購的Animas和Calibras Medical公司,主要生產胰島素輸送設備。其中,生產胰島素泵的Animas表示,由于競爭加劇,以及未能找到買家,公司已經停止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業務。
LifeScan主業是制造血糖監測設備,而這正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據LifeScan官網介紹,公司成立于1986年,總部位于美國賓州,在波多黎各、蘇格蘭都有制造工廠,全球員工超過3000人。LifeScan的主要產品為LifeScan OneTouch,僅美國,每天就有超過500萬人使用LifeScan OneTouch測試血糖。Calibra Medical則主要專注于糖尿病藥物開發和制造醫療設備,其產品是一種名為Finesse的胰島素輸送裝置。
“對LifeScan和Calibra Medical兩家企業的潛在戰略選擇的評估正在進行中,我們目前還沒有關于這些業務的公告,”強生在回應路透置評請求的聲明中寫道。另據兩名知情人士消息,強生已經聘請高盛為這筆交易做準備,但高盛拒絕就此事置評。
路透社對強生公司的財務調查結果顯示,前述三家公司并未對強生的糖尿病護理業務帶來增長,其糖尿病護理部門的收入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在下降。2017年1月~9月,公司的糖尿病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了7.7%。強生在2016年的年報中明確提到,“(糖尿病護理)業務下滑主要是由于價格下跌和競爭壓力。”
知情人士表示,強生出售旗下糖尿病業務是為了吸引了全球私人股本公司的興趣。但分析師表示,中國公司可能會為強生旗下苦苦掙扎的糖尿病護理部門提供一劑強心劑,為地區投資者帶來轉機。
但目前尚不清楚潛在中國買家是對強生旗下的整個糖尿病護理業務感興趣,還是只對一家或數家公司有收購的興趣。
那么,今日受上述消息影響突然停牌的三諾生物又是什么背景呢?
公開資料顯示,三諾生物成立于2002年,公司是國內最早的生產血糖監測系統產品的廠商之一。主營業務是利用生物傳感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即時檢測(POCT)產品,主要產品為微量血快速血糖測試儀及配套血糖檢測試條。截至1月17日收盤,三諾生物的市值為84.2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經不是三諾生物第一次與海外標的扯上關系了。公司之前就有過兩次跨國性的并購:2015年10月,參股公司信諾健康擬出資17.31億元購買美國尼普羅診斷有限公司100%股權,并于2016年1月完成并購,意在切入全球最大的血糖監測市場,打響國際知名度;2016年7月,參股公司三諾健康出資1.1億美元收購美國Polymer Technology Systems Inc.100%股份。此外,公司曾于2015年與中信證券聯手競購世界知名500強企業之一的拜耳(Bayer)旗下糖尿病護理業務,不過該標的最后被出售給了日本松下醫療控股(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萬得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三諾生物的凈利潤分別為1.97億元、1.43億元和1.14億元。東方證券研報中指出,公司2015年~2016年凈利潤出現加大下滑的原因,正是在于公司進行的國際化嘗試(海外標的競標收購的中介費用)和加大了醫院市場開拓(銷售人員增加)。但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收和凈利潤7.63億元和1.99億元,同比增長35%和41%。
1月18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三諾生物投資者關系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已經注意到了相關報道,目前正在進一步的核實當中,今天開盤前也申請了臨時停牌。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公司會在最近兩天針對此次停牌發布相關公告,讓記者以公告內容為準。
對于路透報道中提及的中國建投,記者注意到,該公司是中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投資于工業制造、消費和信息技術領域。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副主席兼總裁屠光紹于近期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上曾表示,公司將尋求在醫療行業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20歲~79歲的糖尿病患者約為4.15億人。預測2040年總患病人數將達6.24億人。其中,亞洲-西太平洋地區是全球糖尿病重災區。2015,東亞-西太平洋地區和東南亞地區的患病人數分別為1.53億人和0.78億人,合計占全球總患病人數的55.66%。
圖片截自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糖尿病地圖
研究機構IMARC數據顯示,大約30年前,只有不到1%的中國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然而,目前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12%,中國也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中國。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著名醫藥戰略規劃專家史立臣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在1.5億左右,潛在患者大概也有1億人,市場非常龐大。但因為三諾生物是做糖尿病的相關儀器,跟整體糖尿病市場還不能相提并論。
史立臣還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大多專注于糖尿病產品,包括儀器和藥品,實際上還有一塊是糖尿病的預防和康復,在這個領域國內還沒有企業能做大,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糖尿病病人需要長期用藥,所以如果相關企業能在器械層面、藥物層面和康復層面都能做出一個整體的技術群,那就會非常厲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