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待發 PMI連續20個月位于景氣區間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5 22:01:36

          4月17日,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即將召開。召開前一周,各類先行數據頻頻“走俏”,“PMI連續20個月位于景氣區間”、“CPI、PPI上下游價格‘剪刀差’大幅收窄1.6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李可愚 胡健    每經編輯|姚祥云    

          Upload_1523800086011.thumb_head

          2018年的前三個月,對于中國經濟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三個月。全球經濟逐步穩定復蘇的同時,也伴隨著系統性風險的挑戰、全球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思潮的泛濫。在這一關鍵時刻,國內乃至全世界都期待著中國經濟能交出一份“提氣”的成績單。

          4月17日,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即將召開。屆時,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農業生產、工業和能源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支等指標數據將在發布會上一并公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布會召開前的一周內,多個部委在其官網上密集刊載一系列文章。“PMI連續20個月位于景氣區間”、“CPI、PPI上下游價格‘剪刀差’大幅收窄1.6個百分點”……從其所披露的先行數據上看,中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質量效益繼續提升、轉型升級態勢已十分明顯。

          一季度PMI指標處景氣區間

          如何從先行指標判斷今后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態勢?采購經理指數(PMI)是我們長期以來使用的重要工具。PMI指數是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其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于GDP幾個月。因此,如果PMI數據向好,可以判定今后一個階段經濟的整體表現將維持良好態勢。

          那么,今年一季度我國PMI指數是否維持在景氣區間內,并維持穩步上升態勢?記者注意到,根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司此前在統計局網站刊登的文章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均持續位于景氣區間,顯示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繼續保持穩步擴張態勢。

          文章顯示,從制造業PMI看,PMI指數已連續20個月位于50%以上的景氣區間。而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看,今年1~3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5.3%,54.4%和54.6%,連續7個月穩定在54%以上較高水平。從綜合PMI產出指數看,今年1~3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4.6%,52.9%和54.0%,處于較高景氣水平,實體經濟生產經營活動總體平穩較快擴張。

          記者也注意到,對于先行指標所體現出的經濟發展趨勢,該篇文章最后這樣總結道:“總的來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并且預期向好,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奠定良好開局。”

          上下游價格傳導壓力緩解

          在一段時間內,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保持著高位運行態勢,這讓不少人擔心未來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將傳導到下游,導致消費品市場價格的普遍上漲。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針對這一關系到社會民生的問題,記者注意到,近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在發改委官網上,發布了《一季度物價平穩運行上下游價格走勢趨于協調》一文,文章指出,今年一季度,PPI同比上漲3.7%,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1個百分點,漲勢趨于平穩,符合市場預期。隨著PPI漲幅回落,上下游價格“剪刀差”大幅收窄至1.6個百分點,走勢趨于協調,上游價格向下游價格的傳導壓力明顯緩解。

          而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走勢方面,文章則披露,一季度,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去年同期回升0.7個百分點,延續了去年以來溫和上漲的態勢。其中,各月同比分別上漲1.5%、2.9%和2.1%,月度漲幅有所波動主要受天氣、翹尾、節日等因素影響,均在合理區間。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記者還發現,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也就一季度我國物價總體形勢指出:從農產品供給角度看,我國現代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大宗農產品供給充裕,能夠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從工業品供給角度看,無論是一般工業消費品,還是耐用消費品,都有較為充足的供給能力,特別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檔工業消費品供給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而從服務產品供給角度看,盡管是目前價格上漲較快的領域,也是需求潛力較大的領域,但供給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綜合以上因素,近一個時期價格保持總體平穩是有基礎有條件的,也是有充足供給保障的。

          內需年均貢獻率超100%

          當前,世界經濟走勢雖整體向好,但也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為了確保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不少有識之士紛紛指出,應繼續深入推動內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不斷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查閱資料后發現,前不久,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在統計局官網刊文介紹了近年來我國擴大內需取得的成績。文章指出,目前內需挑大梁支撐中國經濟發展,內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升。

          文章披露,近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中高速增長,內需在其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據統計核算,2008~2017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105.7%,超過100%。其中,貢獻率最高的年份為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最為嚴重的2009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2.6%;貢獻率最低的年份為世界經濟回穩的2017年,貢獻率也達到90.9%。

          而在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消費方面,記者注意到,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此前指出,今年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082億元,增長9.7%,比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其中,實物商品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例如,前2個月,汽車類商品銷售增長9.7%,同比提高10.7個百分點,拉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約1.1個百分點,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

          同時,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還強調稱,目前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勢頭迅猛。“互聯網+”與更多傳統消費領域加速滲透融合,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等新興消費業態發展勢頭強勁。今年前2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073億元,增長35.6%,同比加快10.1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4.9%,比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9.7億件,增長31.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經濟 首季成績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国产成在线网站91 |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 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