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讀 2018-09-24 22:11:52
人到中年,家想回,事要干,錢得花,對中秋實在是又愛又怕。但為何又愛中秋?其實愛的不是那三兩天的假期,而是那與家人朋友的團圓。
作者:爐叔
來源公眾號:圍爐夜讀
ID:weiluyedu_
前幾天,收到一位讀者的留言:好不容易盼來了中秋,現在卻怕了。
他說,兒子在外地上大學,早早都打電話說放假不回來了,好不容易有時間,要和同學出去旅游。
父母在老家,腿腳不是很好,想著趁假期和老婆回去看爸媽,結果她要在醫院值班,也不好把老婆一個人扔這邊,只好給老人打幾個電話作罷,心里好愧疚。
這邊高中同學群在組織同學聚會,那邊單位群里在商量要不要和領導一起吃頓飯,家人群又在問今年去哪家吃。
心里想的中秋是,爸媽,妻子和孩子,一家人做頓飯,喝點小酒,吃吃月餅,現實卻是一家人都聚不齊,還要應付一大籮筐飯局。
人到中年,家想回,事要干,錢得花,對中秋實在是又愛又怕。
壹
愛中秋,不是因為放假,是因為能見到外出的兒女,能看看老邁的父母。
那天遇到朋友大海,我隨口問了句:“今年中秋回家嗎?”他有點無奈,不回也得回,我爸都打電話催了好幾次了。
大海家在鄰省的一個小城市,離的不是很遠,但回去要轉車,也不會很方便,他基本上除了年假,就不太回去。
他說,好不容易有三天假,恨不得把自己焊床上,回趟家,也就吃頓飯,又累又乏,還怎么上班啊。
我看他一臉不情愿的樣子,心中有點不是滋味,還是勸他,趁年輕多回家看看,高興點。
現在這個時代,為了生計和夢想,很多人選擇離開家鄉去奮斗。人一長大,就有太多身不由己,有家不能回。還有很多人,意識不到和家人在一起的重要,總以為外面的世界最精彩,寧愿睡三天,也不愿陪爸媽吃頓飯。
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就得目送他們離家,又不知何時能把他們盼回來,也不敢總是打擾和催促。終于等到一個團圓節,他們才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問你:回家嗎?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在長大,父母也在漸漸老去。中秋到了,他們才有時間放下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好好看看老邁的父母,盡盡孝心。他們,也想回家。
現在人們都忙,忙學習,忙工作,花在外面的時間越來越多,花在家里的時間越來越少。
人到中年,愛中秋,愛的不是那三兩天的假期,愛的是返家的游子,年邁的二老,一家人的團聚。
貳
不敢過中秋,其實是怕失望。
怕被各種應酬纏身,更害怕兒女有事不能回來團聚。
老王前幾天就開始煩惱中秋節了,自己這邊的親戚,還有老婆那邊的,都組織了幾波聚會,都是一家人,不去也不好,但是去了吧,不是酒就是酒,身體實在受不住。他一合算,三天小假期,估計都得在飯桌上過了。
除了吃飯,還得提前去給各家親戚、領導同事挑月餅送去。過個中秋是真不容易,花銷大不說,還身心疲憊。
更難過的是,今年女兒又不能回來,說是要備考一個證書,不想回來耽誤時間。
其實,有很多年輕人在中秋節都不能與家人團聚。據調查顯示,獨生子女人群中有56.5%不能回家與父母一起過節;近5年內,有32.6%的職場人沒有與父母一起過中秋節,其中以26至30歲的年輕人最多。
月兒圓了,人卻不能團圓。再好吃的飯菜,再好玩的地方,兒女不在身邊,總感覺空落落的。
過節,本來是能好好放松的時間,但兒女回不來,自己還要在各個飯局兜兜轉轉,這種放松實在讓人害怕。
叁
中秋本是團圓節,現在卻過成了“月餅節”。
還記得小時候的中秋節,街道上掛一些紙花燈,家里會備好飯菜瓜果。每人都能分到一個油皮五仁月餅,吃完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這樣簡簡單單就把節過了,但中秋的氛圍卻十分濃。
但現在每年都會聽到人感嘆:過節越來越沒意思了。
現在到了中秋節,月餅的包裝一個比一個高檔大氣,吃月餅就是最重要的事。
還有些人,抓住了中秋節這個交際的好契機,“天價”月餅,請客吃飯送禮,佳節慢慢變了味兒。
而年輕人,他們不像中年人那么看重傳統節日,跟家人吃飯,在他們眼里很無趣,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還要低頭玩手機。對于他們來說,中秋節不過是變相的“情人節”,秀紅包,秀禮物,秀美食,秀旅游罷了。
古人中秋節謂之“團圓節”,家人團坐,飲酒賞月。團圓才應是中秋節的主題,讓別的事情喧賓奪主,就是節日氛圍越來越淡的原因。
這讓人對中秋又愛又怕,盼中秋盼團聚,盼來的卻不是心中那個八月十五。
肆
步入中年,為人兒女也為人父母,對家的理解更加深刻。
最想聽到的話是,爸媽,我今年回來過中秋。
最說不出口的話是,爸媽,我們中秋回不去了。
明知在外的孩子車票難買,路遠,工作忙,還是想等。
明知父母老了,需要關心和照顧,可還是回不去。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中秋一聚,有的已不再做家宴,因為沒有全家人一起忙碌的儀式感,也沒有節日氛圍,就沒了動力。對于他們來說,一家人熱熱鬧鬧的過節,才是中秋。
中年如秋,秋天意味著收獲,也意味著離別與愁緒。中年人處在人生之秋,孩子長大遠去,父母逐漸老去,團圓難,別離多,有收獲也有無奈。
過中秋,就像中年人在審視自己的人生。
唯到中秋節,人月兩團圓。
其實,無論中年人對中秋怎樣又愛又怕,他們最想要的,還是團圓。
作者簡介:爐叔,堅持原創,寫走心文字。來源公眾號:圍爐夜讀,(ID:weiluyedu_),每日分享有深度的精品文章。 轉載已獲授權,圖片均來自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