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17:31:59
10月31日晚間,瀚葉股份披露了《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說明》,稱鑒于當前資本市場環境及產業政策發生變化,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面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為保護上市公司和廣大投資者利益,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11月4日晚間,瀚葉股份披露了《關于回購公司股份預案的公告》,為充分維護公司和投資者利益,穩定投資者預期,增強市場信心,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回歸,擬不超過5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7.67元/股。11月5日早間開盤后,不出意外隨著成交量的猛增,成功打開跌停板。
回顧本次重組,因擬籌劃重大事項,瀚葉股份股票自2017年11月28日起停牌;五個月后的2018年4月27日,公司發布重組預案,擬向漿果晨曦、紀衛寧、績優投資、績優悅泉、眾暉銘行等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量子云100%股權;5月11日,上交所向公司發出了有關本次重組的問詢函;公司于6月8日舉行的重組說明會上對于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予以回應,并在6月13日晚間披露了重組預案修訂稿;6月16日,上交所發出了針對本次重組的二次問詢。
期間,本次收購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媒體對量子云“50人編輯團隊如何操作981個公眾號”、“標的估值的公允性及經營可持續性”等多方面提出質疑,機構方面則提出“生態圈完成搭建,微信社交營銷步入變現時代”、“微信互聯網生態行業:下沉、分享、小程序,創造新的流量紅利”等觀點表示看好平治信息、量子云等公司,市場各方看法不一。
而從政策層面來看,近期行業政策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自《新民周刊》的一篇《獨家調查|地產自媒體敲詐勒索觸目驚心:有公號年入千萬》報道之后,自媒體亂象遭官媒集中揭批,人民網文章稱,市有市道,法有法則,自媒體從不是無法無天的“江湖”,網絡空間也從不是予取予奪的“名利場”。追逐利益并不可恥,但利益雖“去魅”并不意味著在利益面前就可以有恃無恐、目無一切。追逐利益的一大前提就在于,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公序良俗,尊敬世道人心。自媒體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樣不會有投機取巧、網開一面的可能。
官媒集中揭批自媒體亂象的并未停止,業內人士表示,“地產大哥”被封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后續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將面臨更強的監管。在自媒體行業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瀚葉股份針對量子云的收購難免受到波及。事實上從瀚葉股份公告的重組理由中也可見端倪,公告表示:“資本市場環境及產業政策發生變化”。
梳理公開資料發現,量子云可能并非行業的“壞孩子”,反而今年以來量子云獲得的各類“官方認證”并不少,10月11日,德勤中國與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深圳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聯合舉辦“2018深圳高科技高成長20強暨深圳明日之星”論壇上,量子云作為唯一入榜的新媒體企業,以三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4932%排名第二;在9月29日第25屆中國國際廣告節上,量子云成為中國廣告協會自媒體分會首批理事;6月25日,在由人民網主辦的“互聯網內容風險管理研討會”上,、量子云與人民網“第三方內容審核平臺”簽約,和今日頭條、梨視頻、咪咕文化等一同成為首批入駐該平臺的內容創業公司。
曾有文章指出,量子云旗下“卡娃微卡”之所以能成為千萬粉絲級別大號,是因為其文章是高度女性向的,文章核心選題包括婚姻、婆媳關系、美容等等,重視家庭與情感,這抓住了多數女性用戶情感鏈接的訴求。卡娃微卡最初通過超前的去APP化相冊功能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流量基礎,家庭情感矩陣的精準定位成為其成功的關鍵。
目前量子云盈利的主要來源分為三個方面,移動互聯網推廣、通過騰訊社交廣告平臺為客戶提供底部廣告服務以及通過騰訊社交廣告平臺為客戶提供互選廣告服務。強勁的業績增長預期是支撐量子云估值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量子云是否能夠持續滿足粉絲期待,提高公眾號人格化魅力,與粉絲形成情感連接,以雙贏為前提進行商業變現,將成為判斷未來業績是否能實現以及估值是否合理的關鍵。
亂象叢生的行業中簡單的“一刀切”似乎并不合理,事實上量子云能帶來的商業價值和品牌價值或遭低估。大浪淘沙之后量子云的進與退,比這起收購本身更吸引人。冬至未至,談涼涼過早。
瀚葉股份也曾在重組預案也曾對量子云進行肯定,并表示通過此次交易,上市公司可獲取量子云優質的流量資源及推廣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快速獲取流量入口,完善公司的業務布局。
從瀚葉股份角度來看,在傳統業務受到市場擠壓之下,公司向文化娛樂轉型的戰略是可取且有效的,配合最近幾期財報來看,文化娛樂產業對營收的貢獻占比已經出現明顯提升。
根據瀚葉股份相關人士回應,收購量子云100%股權是整合優質移動互聯網推廣業務資源、積極布局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戰略舉措,公司將推進營銷渠道和業務資源的整合,圍繞互聯網流量資源和運營能力,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深度挖掘用戶價值,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定制化的文化娛樂服務,并持續維護用戶粘性,實現主營業務的協同發展。而在談及與量子云后續的合作模式時,相關人士并未直接否認自媒體行業肅清后,公司再次展開收購以完善布局的可能性。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