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大灣區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將獲個稅差額補貼,實際稅負明顯降低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6 21:53:26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實習編輯|易啟江    

          港珠澳大橋資料圖 來源:新華社

          3月16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1號)明確,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通知要求,對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認定,以及補貼辦法,按照廣東省、深圳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這一政策的出臺,使得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人才實際的稅負水平明顯降低,對于大灣區廣聚英才將起到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大灣區境外人才實際稅負水平明顯降低

          以香港為例,不考慮香港特區政府給予的稅務寬減情況,高端人才a先生,單身,假設沒有任何稅前扣除項目,年收入50萬港幣,按照香港2018-2019年稅率表,a先生一年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00-132000=368000,對照稅率表,a先生一年應納稅額計算為:16000+(368000-200000)*17%=44560港幣。

          a先生同等收入折合人民幣約為42萬元(扣除三險一金后),假設沒有任何稅前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按照內地的個稅制,應繳納個稅58080元。

          高端人才b先生,單身,假設沒有任何稅前扣除項目,年收入100萬港幣,按照香港2018-2019年稅率表,b先生一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00-132000=868000,b先生一年應納稅額計算為:16000+(868000-200000)*17%=129560港幣;

          b先生同等收入折合人民幣約為85萬元(扣除三險一金后),假設沒有任何稅前扣除項目,按照內地的個稅制,應繳納個稅190580元。 

          不難發現,內地與香港個稅稅負存在一些差異。通知明確,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記者注意到,此前,自2013年起,已在廣東橫琴、深圳前海,以及福建平潭實施了港、澳、臺居民、境外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為吸引香港人才,前海和橫琴都允許港人只按照香港的稅率交稅,至于與內地稅率出現的差額稅款,由當地相關機構提供補貼。

          數據顯示,2017年橫琴接到符合政策規定的補貼申請89宗,實際發放補貼金額2722萬元,同比增長8%。而前海實施補貼政策四年來,共補貼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453人次,補貼金額合計超過1.73億元。

          推動大灣區廣聚英才

          財政部、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政策的出臺,使得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人才實際的稅負水平明顯降低,對于大灣區廣聚英才將起到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記者注意到,此次兩會期間,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對于大灣區高端人才的稅負問題非常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香江控股董事長翟美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國際競爭日益加劇,世界各國對高端專業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紛紛出臺政策,花大力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國須具備高端人才競爭力。如何主動參與全球高端人才競爭,增強國家人才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翟美卿認為,稅收負擔的高低是吸引高端專業人才的重要因素,各地方為了吸引人才也是各顯神通,個別地方通過對高端專業人才實施減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返還等方式,有效降低了高端專業人才個人所得稅負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總體看,我國目前吸引高端專業人才的稅收優惠政策與國際先進國家和地區還有差距。

          2019年2月,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LinkedIn(領英)中國聯合發布報告《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才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數字人才主要集中在深圳、香港、廣州,且以深圳為首;該區域在制造業、消費品和ICT三大行業的高水平人才占比最高,均超過10%;區域內超過25%的人才具有國際教育背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才占比超過30%;粵港澳大灣區對數字人才的吸引力在中國名列前茅,對國際人才具有一定吸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网站在线网站 | 日韩国产传媒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片 | 日少妇高潮出水视频 | 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久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