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03 14:13:58
青島銀行交出了上市以來第一份年度“成績單”,2018年青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3.72億元,同比增長32.04%;實現凈利潤20.43億元,同比增長7.34%。
每經記者|胡琳 每經編輯|姚祥云
2019年1月,青島銀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山東省首家A股上市銀行,也是全國第二家“A+H”股上市城商行。
近期,上市不久的青島銀行交出了上市以來第一份年度“成績單”。
青島銀行發布的2018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青島銀行資產總額達3177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 1233.67億元,同比增長29.16%;負債總額 2901.62 億元,同比增長3.57%,其中吸收存款1779.11億元,同比增長11.14%;實現營業收入73.72億元,同比增長32.04%;實現凈利潤20.43億元,同比增長7.3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0.23億元,同比增長6.48%。
青島銀行在年報中表示,營業收入73.72億元,比上年增加 17.89億元,增長32.04%,主要由于該公司優化調整資產負債結構,貸款規模增長較快,同業資產和負債適度收縮,并持續提升 收益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營業收入中利息凈收入占比60.55%,比上年下降25.47個百分點;非利息凈收入占比39.45%。營業收入構成變動較大。
對此,青島銀行稱,主要由于其采用新金融工具準則,根據有關金融資產分類和計量規定,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增加,確認利息收入的金融資產減少,相應投資收益增加,利息收入減少。
同時,青島銀行披露了201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息人民幣2.00元(含稅)。以該行股本總額4,509,690,000股為基礎計算,擬派發現金股息總額人民幣9.02億元。
根據年報,2018年,青島銀行信用減值損失23.83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是信用減值損失最大組成部分。
2018年,青島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22.14億元,比上年增加9.29億元,增長72.34%。主要由于宏觀經濟整體增速回落,企業經營和還款壓力加大,為與貸款風險狀況相適應,加大減值準備計提。
截至2018年末,青島銀行貸款總額(含應計利息)1269.08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9.42%;不良貸款總額21.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58億元;不良貸款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01個 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168.04%,比上年末提高14.52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82%,比上年末提高0.22個百分點。
青島銀行稱,在貸款監管五級分類制度下,其不良貸款包括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貸款。報告期內,該行加強對信貸資產質量的動態監控,加大對重點領域的風險管控,提升對風險貸款的應對處置能力,信貸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次級類貸款占比較上年末增長 0.37個百分點至0.92%,可疑類貸款占比較上年末下降0.38個百分點至0.6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青島銀行并未完全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計為不良貸款。但截至2018年末該行不良偏離度已經降至100%以下。
青島銀行年報顯示,該公司采取較為嚴格的分類標準,所有或部分本金或利息已逾期1天以上(含1天)的貸款為逾期貸款,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值為0.98,較上年末下降0.2。
從公司貸款來看,截至2018年末,青島銀行的公司貸款不良率較年初上升0.2個百分點至2.12%,公司貸款占比下降1.37 個百分點至67.28%。其中,流動資金貸款的貸款金額為517.38億元,占貸款總額的40.94%,不良率為3.06%。此外,其他公司貸款的貸款金額為1.05億元,不良率為78.66%。
從零售貸款來看,截至2018年末,青島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較年初下降0.43個百分點至0.76%,零售貸款占貸款總額的32.72%。其中,個人經營貸款的貸款金額為58.36億元,占貸款總額的4.62%,不良率為4.55%。
截至2018年末,青島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68%,同比下降0.92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82%,同比下降0.75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39%,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
青島銀行稱,報告期內,該公司資本充足率的變化主要由于各項業務不斷發展,相應的風險加權資產總額增大,但同時得益于內源性資本補充的增加,資本充足率指標比上年末略有下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