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2 19:55:26
為了讓消費者更理性的看待退換運費險,北京銀保監局就退換運費險發出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正確了解和使用。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網絡購物中,由于消費者與商品存在地理隔離,無法直觀地感受實物,導致對購買商品不滿意的情況頻繁發生。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后悔權”,減少消費者網購的后顧之憂,退換運費險應運而生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普及,退換運費險成為了消費者網購的必備品,為消費者的網購保駕護航。但是依舊有部分消費者對退換運費險有誤解,認為退換運費險是“萬金油”,可以為網購過程中出現的所有問題兜底,從而引發交易糾紛。
為了讓消費者更理性的看待退換運費險,北京銀保監局就此產品發出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正確了解和使用退換運費險。
所謂退換運費險,其實就是一種運費保險,指網絡購物中買家或賣家向保險人交付保險費用,保險人根據合同約定對發生退貨時的單程退貨運費承擔賠付責任的保險。
近期,北京銀保監局就遇到這樣一起關于退換運費險的投訴案例:消費者陸某反映其在某網購平臺購物過程中購買了退換運費險,收貨后陸某發現商品與賣家描述不一致,與賣家協商一致退貨,由保險公司承擔運費賠付責任。但由于商品尺寸較大,陸某實際支付運輸費用較高,保險公司實際理賠金額無法全面覆蓋運輸費用,因此向北京銀保監局投訴,要求保險公司補足差價。
由于,此投訴事項屬于合同糾紛,北京銀保監局指導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合同糾紛調解委員會介入調解,最終投訴人與保險公司達成一致,并撤訴。
但是針對該類糾紛出現的原因,北京銀保監局卻給出了解釋。北京銀保監局表示,上述案例涉及到消費者在日常網購消費時經常使用的退換運費險,一般由買家購買,在出現退換貨時,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由保險公司承擔運費。由于此險種全流程自動化程度高、投保便捷、保費低廉,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消費者往往在訂單頁面直接勾選,并未對保險條款進行認真閱讀,對保險責任、免責內容、理賠金額、保險期間等合同內容并不清楚,因此理賠階段容易產生糾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北京銀保監局提到退換運費險的產生糾紛的原因并非空穴來風。雖然在消費者購物時,支付頁面會給出關于退換運費險的投保提示和賠償提示。以記者在某寶的支付頁面為例,其在支付的時候,會出現“運費險”這一條款,并直接顯示投保金額為2元,如出現退換貨會賠付10元的說明。
但是部分消費者不會真的注意該項提示,在百度知道和微博上,經常有網友提出關于退換運費險的疑問,可見雖然消費者在購物時會想到投保一份退換運費險,但卻對此產品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出現糾紛也就在所難免了。
為了減少消費者對保險責任、免責內容、理賠金額、保險期間等合同內容并不清楚而造成的糾紛,并引導消費者合理使用退換運費險,達到減輕消費者退換貨負擔等,北京銀保監局從四方面對消費者發出了風險提示。
首先,消費者要充分了解購買需求。消費者理性判斷是否需要購買退換貨運費險,消費者每一訂單均有對應的保險,應根據選購商品判斷是否具有退換貨風險,比如,多次購買類、日常生活類、高品質類等商品相對不易出現退換風險,消費者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購買。
其次,消費者要合理比價。退換運費險的保費與實際訂單內容、消費者等掛鉤,理賠額度根據買家的收貨地與賣家退貨地之間的距離來判斷賠付額度,一般最高限額為18元。消費者可通過計算實際保費與理賠金額的差價,以及理賠金額是否覆蓋實際運費,選擇是否購買。
第三,消費者要明確保險責任范圍。消費者應重點關注保險合同中的保險范圍和免責條款,防范出現合同約定的免責情況。通常導致無法理賠的原因包括買賣雙方未能達成一致的、超過保險期間以及因承運方的責任導致損失等情形。
最后,了解投保和理賠流程。確定購買保險后,消費者應確認投保成功,避免因未繳費成功等原因導致保單未生效。發生理賠事項后,應及時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并履行相應手續,如:填寫退貨快遞單、退貨事由等,保證及時得到賠償。
“一般來說,退換運費險賠付金額是一個固定值,它不會隨著消費者實際支付的運費的多少而改變,也就是說可能會出現運費險理賠的金額小于消費者實際所支出運費的金額。”某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情況就需要消費者購買產品時認真閱讀條款,如果購買的是大件商品、覺得退換運費險太過雞肋,可以不用勾選投保。此外,就算出現問題和糾紛,也可以找平臺和商家來處理,畢竟現在退換運費險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