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09 20:40:23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5月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海南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統籌開展專項督察。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近日督察組向海南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
督察指出,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積極進展,但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督察組反饋的情況看,海南圍海的問題依然突出,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在“想辦法”為違法圍海亮“綠燈”。
督察強調,一些地方不從加強保護上下功夫,卻在撤銷自然保護區、減少自然保護區面積上花力氣,甚至為項目開發“量身打造”方案。
督察認為,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督察對海南省一些做法給予肯定,比如出臺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實施方案;下決心破除“房地產依賴癥”,永久停止中部生態核心區4個市縣開發新建外銷房地產項目,取消對12個市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等。
圖片來源:新華社
督察認為,海南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19年12月,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1338件,其中責令整改697家;立案處罰131家,罰款2330萬元;立案偵查10件,拘留18人,約談72人,問責16人。
不過督察也指出,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生態環保工作推進機制還待完善,第一輪督察整改工作不力,自然保護區管理問題依然突出。
在督察中,省級部門常常反映市縣工作不力、能力不夠,導致工作緩慢,效果不好;市縣同志則認為,規劃、政策、資金等資源均在省級有關部門,一些部門該規劃的不規劃,該指導的不指導、該投入的不投入,市縣工作很難開展。
督察發現,這種上下埋怨、相互觀望,“部門推市縣、市縣看部門”的情況在海南省還比較普遍,導致許多督察整改工作相互掣肘,難以有效開展。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作為的“一刀切”問題仍然存在。
督察舉例說,東方市好德實業有限公司采石場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整改不力,企業長期野蠻開采,甚至頂風新建生產設施,生態破壞嚴重。此次督察時群眾再次舉報,東方市一邊聲稱該企業“相關證件、手續齊全”,一邊又不分青紅皂白地要求企業立即停產停運,平時不作為、急時亂作為。
從督察反饋情況看,破壞自然保護區、圍海造地等問題在海南較為突出。
澄邁縣盈濱半島濱樂港灣度假區在第一輪督察進駐結束后就“頂風而上”,違法抽取海砂圍海造地,肆無忌憚地大面積填埋紅樹林,并造成項目附近殘存的1960株紅樹林枯死。
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現場督察澄邁縣近海岸存在紅樹林被圍墾的違法問題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澄邁縣森林公安局雖已立案,但企業違法行為并未停止。第一輪督察后,海花島違法違規項目未整改到位,恒大海花島公司繼續建設4條涵管橋,形成違法圍海面積約369公頃。
萬寧市青皮林省級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整治不力,保護區內仍存在大量人工設施和旅游公路,其中日月灣沖浪運動基地侵占實驗區,未辦理任何審批手續,現場督察時仍在運營。
三亞市蘭海云天高爾夫球場侵占甘什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卻多次在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中蒙混過關,一直違規經營至2019年6月。萬寧市華潤九里一期、亞龍灣瑞吉度假酒店等項目不同程度違規侵占自然保護區,但相關縣市均未按要求依法查處。
督察指出,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后,對違規侵占自然保護區問題未能舉一反三,一些自然保護區內甚至還在頂風違規新建項目。
富力紅樹灣項目填海侵占澄邁縣花場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核心區92畝問題尚未整改到位,又繼續在自然保護區內填海建設。澄邁縣不從加強紅樹林保護上下功夫,卻在撤銷自然保護區、減少自然保護區面積上花力氣,為項目開發“量身打造”方案。
針對督察指出的問題,督察要求,海南省要督促各級各部門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推進解決區域性、行業性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要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分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