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7 23:04:33
◎“通過本次可轉債募投項目‘年產180萬片12英寸半導體硅外延片項目’的實施,公司將新增年產180萬片12英寸硅外延片的生產能力,可以使公司的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目前,我國12英寸硅片的國產化率較低,主要依賴進口,進口替代的需求巨大。同時,隨著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大尺寸硅片的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梁梟
9月7日,立昂微(SH605358,股價52.39元,市值355億元)回復了《公開發行可轉債證監會發行監管部會議準備工作的函》。
針對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問及是否有足夠客戶或市場需求消化新增產能的問題,立昂微表示,公司客戶均在大力擴產,對硅片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近年來,立昂微的融資需求較大。立昂微于2020年上市,IPO募集資金約2億元,用于年產120萬片集成電路用8英寸硅片項目。
去年10月,立昂微通過非公開募集資金約52億元,用于年產180萬片集成電路用12英寸硅片項目、年產72萬片6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技術改造項目、年產240萬片6英寸硅外延片技術改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今年6月,立昂微發布《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擬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33.90億元,用于年產180萬片12英寸半導體硅外延片項目、年產600萬片6英寸集成電路用硅拋光片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立昂微此次發行可轉債,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問及:“進一步說明前次募投項目未建設完成且尚有較大金額資金剩余的情況下進行本次融資的必要性、合理性。”
立昂微表示,其去年非公開發行的募投項目“年產180萬片集成電路用12英寸硅片項目”從產品結構上來說存在不足,該項目在180萬片12英寸硅拋光片的產能基礎上僅配套了120萬片12英寸硅外延片的生產能力,同時公司自有資金投建的“年產480萬片300mm大硅片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完全達產后全部為12英寸的硅拋光片產能。
“通過本次可轉債募投項目‘年產180萬片12英寸半導體硅外延片項目’的實施,公司將新增年產180萬片12英寸硅外延片的生產能力,可以使公司的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針對新增產能的消化,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要求立昂微“說明新增產能規模的合理性,是否有足夠客戶或市場需求消化新增產能。”
圖片來源:立昂微公告截圖
據立昂微公告,其目前拋光片和外延片的產能分別約1258萬片和758萬片,加上在建產能則約3418萬片和1238萬片。
“本次募投項目新增硅拋光片產能占現有及在建硅拋光片的產能為17.55%,新增硅外延片產能占現有及在建硅外延片的產能為58.15%,本次募投項目新增產能規模較為合理。”立昂微表示。
“公司已成為包括華潤微電子、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士蘭微、ONSEMI等下游知名廠商的重要供應商,客戶關系較為穩定,并且下游客戶選擇公司作為供應商,一般內部需要較長時間的認證過程,一旦選定公司作為供應商,則合作周期會較長。上述客戶如華潤微電子、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士蘭微等均在大力擴產,對硅片有著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立昂微稱。
此外,立昂微認為,進口替代或將提振市場需求。
立昂微表示:“就12英寸硅片來說,2020年前五大硅片企業信越化學、SUMCO、Siltronic、環球晶圓和SK Siltron的市場份額約占90%,市場壟斷較為明顯。目前,我國12英寸硅片的國產化率較低,主要依賴進口,進口替代的需求巨大。同時,隨著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大尺寸硅片的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在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對立昂微提出的問題中,存貨是另外一個重要內容。
圖片來源:立昂微公告截圖
2019年底、2020年底、2021年底和今年一季度末,立昂微存貨余額較高,分別約4.8億元、5.8億元、9.4億元和10.8億元,存貨跌價準備占期末存貨總額比例分別為10.80%、10.42%、6.27%和5.48%。
對于庫齡超過2年的硅單晶錠,鑒于其周轉速度較慢,立昂微結合歷史上庫齡2年以上硅單晶錠的消耗比例,按照重新回爐還原為原材料多晶硅的價值并扣除一定的加工成本確定庫齡2年以上硅單晶錠的可變現凈值,按照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要求立昂微“說明存在2年以上半成品的原因及合理性”。
立昂微回復稱,硅單晶錠是由原材料多晶硅經過在單晶爐內的培育生長,而形成的半成品,后續再經過切割、研磨等工序可形成硅研磨片,即制作硅拋光片及硅外延片的中間產品。由于硅單晶錠生產工藝的特殊性,同一根硅單晶錠上不同部分的性能指標存在差異,因此每次按訂單產出的硅單晶錠中會有部分因性能指標不同無法滿足該批訂單的要求,但該部分半成品物理性能較為穩定,未來可以匹配其他合適訂單再進行加工并出售。
“由于合適訂單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因此該部分硅單晶錠周轉率較低,可能存在庫齡達到2年以上的情況。與此同時,該部分硅單晶錠亦可以通過重新回爐加工還原成原材料多晶硅,從而可以繼續進行生產加工,因此也具有較大的回收價值。”立昂微稱。
封面圖片來源:立昂微公告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