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2007:大牛市,上證指數巔峰6124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9 00:53:05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文多    

          2006年的證券市場,已讓投資者感受到了牛市的氣息。而2007年的證券市場更是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

          如果用一個成語形容那時的股市表現,那一定是“氣勢如虹”。當時,股指以逼空式的上漲不斷改寫著各項新的紀錄,上證指數從2007年6月的4000點開始,到2007年10月份很快觸達6124點。

          2007年,當時的“牛市論壇”  IC photo

          各項指數創紀錄

          2007年的牛市,先是有色等藍籌股上漲。下游消費股輪動,到中期時,金融、地產、成長股全線大漲,然后下游消費、三線股也受到追捧。

          此后,雖然大盤有所回調,但6月份上證指數又從最低的3400點上漲至10月15日突破6000點,次日最高觸及6124點。銀行、保險、券商、鋼鐵、金融地產等權重藍籌股撥高股指,二線藍籌股出現分化走勢,三線股超跌反彈后弱勢整理,股市開始趕頂的過程,行情逐漸結束。

          那一年,上證指數大漲96.66%,收于5261.56點,全年最高觸及6124.04點;深證成指大漲166.29%,收于17700.62點,全年最高觸及19600.03點。這一個單邊暴漲市,多項紀錄后來多年依然無法被打破,股價百元成為尋常。中國船舶(SH600150)成為兩市最亮眼的300元高價股(不復權),大盤成交額幾千億元的日子,也屬平淡無奇。

          如果從2005年6月的最低點開始計算,上證指數層面的漲幅高達513%。近500家公司區間最高漲幅超十倍,占當時上市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

          截至2007年底,我國上市公司總數達到1550家,滬深兩市股票市場總市值達32.71萬億元,已進入二級市場流通的市值9.31萬億元。僅僅兩年多時間,兩市總市值增長了10倍,單2007年兩市總市值就增長了約4倍。

          從開戶數量來看,2007年幾乎到了全民炒股的地步。在2007年9月18日,A股賬戶數超過一億戶。全年新開股票賬戶約3829.37萬戶,較上年增加約3517.71萬戶,同比上升約1128.70%。

          2007年全年,我國證券市場籌資達7728億元。期貨市場全年成交量7.28億手,成交金額4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改革牛、資金牛

          2007年的A股上漲處于中國快速工業化、投資與出口拉動經濟高速增長背景下,并與全球大景氣周期共振,商品牛市是主線,這也是股市牛市主線。

          彼時,中國在加入WTO后加速融入了全球一體化進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外資進入助力了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也推進了資本市場的發展,從估值和盈利層面對于市場均起到正向支持作用。

          國內經濟持續高增長則帶動上市公司盈利加速。2005~2007年中國經濟整體處于持續上行期,GDP增速在這三年保持雙位數增長。從經濟貢獻率來看,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對于經濟的正面貢獻均十分明顯,尤其是出口對經濟連續三年貢獻率在2%以上,主要得益于世界經濟在2003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了加快復蘇階段。受益于宏觀經濟背景,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在2006年之后加速上行。基本面的提升對指數有明顯的正貢獻。

          天縱期才研究院發布的文章認為,2007年大盤走上6124點的原因大體有三個:人民幣升值,“股改”,資金推動。

          一方面,中國在2005年7月正式開啟匯率體制改革,人民幣在匯改初期呈現升值趨勢,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的8.27降至2007年的7.3。受當時的單日幅度限制,人民幣匯率無法迅速出清,由此帶來了較為持續的熱錢流入壓力,并成為國內流動性充裕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大規模的出口也在促使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被動提升了國內貨幣供給。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改革是股市上漲必要的助推劑。在2001至2004年資本市場低迷的背景下,2004年,國務院下發《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發展資本市場提升到國家戰略任務的高度,提出了九個方面的綱領性意見,史稱“國九條”。“國九條”中的股權分置改革,也被市場普遍認為是后市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這輪改革后,非流通股獲得在股市出售的權利,公司管理者的股權終于跟股價掛鉤;讓利方案為中小投資者帶來了“普惠”效果。因此,2006年、2007年的牛市也被投資者稱為改革牛。

          封面圖片來源:ICphoto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盤面直播 上證指數 藍籌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最新午夜福利网址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 亚洲第一区二区视频网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影视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