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9 13:23:51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隆基評估后,認為ccz應用條件不夠并進行了技術封存。由于外圈加料引起硅料的抖動,傳遞給內圈過程中,斷線率大幅度增加。ccz斷線率大概是50%。會導致拉出來長長短短的硅棒,拉出來的硅棒頭尾部需要截掉,CCZ成本要比RCZ要高15-20%。請問貴司主流1600型單晶爐配備CCZ卻不使用該接口是否與技術難關未攻克有關?CCZ何時可批量產業化應用?
上機數控(603185.SH)12月1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CCZ還未批量產業化應用。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