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長春高新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有三點積極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8 22:10:20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評論員 趙李南

          正值公安部網安局部署開展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之際,長春高新(SZ000661,股價168.53元,市值682.1億元)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4月17日在南京開庭審理。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首例,業內稱為“股市謠言第一案”。

          該案件起因于去年“浙江集采生長激素的傳聞”,長春高新一個月內市值蒸發250億元,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生后,雖然當事人很快刪除了公眾號文章,但每日經濟新聞迅速調查、揭露了謠言傳播的過程。

          目前,上海百谷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知名律師高飛公開征集受害者向造謠者發起索賠,已建立10個維權群,入群人數超1800人,200多位投資者發出委托材料,人均索賠金額在15萬元左右。

          筆者認為,長春高新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意義深遠,將來該案定會收錄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當中。具體來講,該案將從三個方面起到積極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作用。

          第一,通過律師公開征集受害者授權的方式,為股民建立了一種可行的自救渠道。在民事訴訟領域,散戶投資者由于其分散、金額較低等特點,進行自主維權的難度較大。律師通過公開征集受害者授權,統一進行委托和訴訟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投資者起訴難題,這種方式或許將成為接下來投資者訴訟的樣板。

          第二,該案件系“股市謠言第一案”,針對虛假信息擾亂證券市場進行判決,將成為一個典型案例,具備深遠的指導意義。事實上,經過每日經濟新聞的調查,造謠方的造謠事實基本清晰。本案中,值得關注的兩點在于,謠言與長春高新股價下跌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何認定;相關造謠者是否與當時長春高新的空頭之間存在共謀,進而是否觸犯刑法的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或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

          第三,本案最終的宣判和認定也會震懾造謠者。信息的核實,是一項復雜而又專業的工作,往往需要多個信源之間交叉認證。比如針對長春高新的當家產品生長激素是否納入集采這一消息的核實,至少應向浙江省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辦公室和長春高新進行核實,而不是僅僅依據一個簡單的“據業內消息”。資本市場不同于普通的名譽權侵權,其背后涉及大量投資者,相信法院最終會查明事實,也讓造謠者知道謠言存在成本。同時,警鐘長鳴,該案也提醒媒體和自媒體,下筆時做到證據扎實,結論客觀。伴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也相當之快。因此,特別是涉及多數人利益或者公眾利益的消息發布之前,從業者要多方核實相關信息的準確性,這是一種長遠且負責任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意義之外,本案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對相關造謠方的執行或存在困難。即便是最終法院能夠作出對投資者有利的賠償判決,但相關責任人是否有足夠的財產可供執行可能要打個問號。

          此外,本案的認定也可能會影響到空頭機構的相關交易策略。空頭機構發布的“做空報告”與“謠言”之間的界限在哪里?本案的最終判決或許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總而言之,“長春高新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是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完善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將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法治的進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評論員趙李南 正值公安部網安局部署開展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之際,長春高新(SZ000661,股價168.53元,市值682.1億元)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4月17日在南京開庭審理。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首例,業內稱為“股市謠言第一案”。 該案件起因于去年“浙江集采生長激素的傳聞”,長春高新一個月內市值蒸發250億元,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生后,雖然當事人很快刪除了公眾號文章,但每日經濟新聞迅速調查、揭露了謠言傳播的過程。 目前,上海百谷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知名律師高飛公開征集受害者向造謠者發起索賠,已建立10個維權群,入群人數超1800人,200多位投資者發出委托材料,人均索賠金額在15萬元左右。 筆者認為,長春高新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意義深遠,將來該案定會收錄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當中。具體來講,該案將從三個方面起到積極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作用。 第一,通過律師公開征集受害者授權的方式,為股民建立了一種可行的自救渠道。在民事訴訟領域,散戶投資者由于其分散、金額較低等特點,進行自主維權的難度較大。律師通過公開征集受害者授權,統一進行委托和訴訟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投資者起訴難題,這種方式或許將成為接下來投資者訴訟的樣板。 第二,該案件系“股市謠言第一案”,針對虛假信息擾亂證券市場進行判決,將成為一個典型案例,具備深遠的指導意義。事實上,經過每日經濟新聞的調查,造謠方的造謠事實基本清晰。本案中,值得關注的兩點在于,謠言與長春高新股價下跌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何認定;相關造謠者是否與當時長春高新的空頭之間存在共謀,進而是否觸犯刑法的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或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 第三,本案最終的宣判和認定也會震懾造謠者。信息的核實,是一項復雜而又專業的工作,往往需要多個信源之間交叉認證。比如針對長春高新的當家產品生長激素是否納入集采這一消息的核實,至少應向浙江省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辦公室和長春高新進行核實,而不是僅僅依據一個簡單的“據業內消息”。資本市場不同于普通的名譽權侵權,其背后涉及大量投資者,相信法院最終會查明事實,也讓造謠者知道謠言存在成本。同時,警鐘長鳴,該案也提醒媒體和自媒體,下筆時做到證據扎實,結論客觀。伴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也相當之快。因此,特別是涉及多數人利益或者公眾利益的消息發布之前,從業者要多方核實相關信息的準確性,這是一種長遠且負責任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意義之外,本案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對相關造謠方的執行或存在困難。即便是最終法院能夠作出對投資者有利的賠償判決,但相關責任人是否有足夠的財產可供執行可能要打個問號。 此外,本案的認定也可能會影響到空頭機構的相關交易策略。空頭機構發布的“做空報告”與“謠言”之間的界限在哪里?本案的最終判決或許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總而言之,“長春高新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是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完善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將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法治的進步。
          長春高新 訴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免视国产 |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