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30 12:39:40
北京時間5月30日11:30,上證指數早盤下跌22.87點,跌幅為0.71%,報收3198.58點,成交額2158.12億元;深證成指下跌83.03點,跌幅為0.77%,報收10739.06點,成交額3325.63億元;創業板指下跌14.89點,跌幅為0.68%,報收2188.95點,成交額1641.6億元;滬深300下跌30.58點,跌幅為0.8%,報收3803.36點,成交額1405.92億元。
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3500只個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5484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530億。北向資金方面,滬股通早盤凈流出19.53億,深股通早盤凈流入20.18億。
盤面上,腦機接口概念股繼續大漲,愛朋醫療、創新醫療、新智認知均連板。AI概念股逆勢活躍,CPO、算力方向領漲,鴻博股份4連板創歷史新高,金百澤20CM4連板,中際旭創漲超10%;游戲、傳媒股展開反彈,姚記科技漲停,天舟文化漲超10%。高鐵概念股盤中拉升,晉西車軸漲停,中國中車一度漲停。下跌方面,光伏和醫藥股陷入調整,貝達藥業跌超10%,鈞達股份跌超5%。
漲幅前五的行業分別是交運設備2.17%、游戲1.93%、公用事業1.42%、文化傳媒0.58%、工程咨詢服務0.57%。
跌幅前五的行業分別是生物制品-1.95%、航天航空-1.79%、能源金屬-1.76%、光伏設備-1.5%、化學制藥-1.48%。
5月30日早盤,主力資金凈流入計算機、傳媒、汽車等板塊,凈流出食品飲料、有色金屬、非銀金融等板塊。
個股凈流入方面,浪潮信息、中國中車、比亞迪分別獲凈流入9.32億元、7.01億元、5.63億元。
凈流出方面,貴州茅臺、五糧液、機器人分別遭凈流出3.49億元、2.37億元、2.14億元。
NO.1 即將步入年中,萬得全A指數呈現的“M”型走勢印證著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震蕩行情,伴隨著國內經濟復蘇穩步推進,各板塊輪動加快。長江商學院日前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來自全國13個重點城市的1000位普通投資者與500位金融從業人員中,超七成受訪者認為A股會上漲,相應的,投資者對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意愿大幅提高。同時,投資者對經濟增長預期略高于當前國內經濟實際表現。有分析人士表示,當前經濟修復結構分化凸顯,需求仍較為疲弱,內生動力不足,仍需政策加力呵護,隨著后續貨幣、財政、產業及區域發展等政策持續協調發力,投資者預期將變為現實,中國經濟全面復蘇值得期待。(金融時報)
NO.2 華泰證券指出,量價預期改善+配置性價比高+估值回歸可期,把握銀行修復契機。我國銀行業具備盈利能力優異+資產質量夯實的優良質地,但長期處于估值洼地。隨零售、小微貸款邁入回暖通道,金融讓利壓力趨緩,銀行量價有望迎拐點。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承壓背景下,享有低估值+高股息雙重優勢的銀行板塊配置性價比凸顯,契合長線資金投資風格。隨險資加速入場,被動型產品擴容,外資持續涌入,有望支撐行情延續。重視高股息大行配置價值,中小行或獲得補漲機會。個股推薦:1)低估值央企工行(AH)、建行(AH)、農行(AH);2)成長性突出的寧波、蘇州;3)小微鏈常熟、張家港、瑞豐。
NO.3 聯發科與英偉達最新達成合作,聯發科將開發集成英偉達GPU芯粒的汽車SoC,搭載英偉達AI和圖形計算IP,另外聯發科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將運行英偉達DRIVE OS等軟件技術,提供圖形計算、人工智能、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AI智能座艙功能。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AI和加速計算正在推動整個汽車行業轉型,聯發科SoC與英偉達GPU、AI軟件技術相結合后,將為汽車市場帶來創新體驗等。
格林美(SZ002340,股價6.51元,市值334.3億元)5月30日午間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許開華、王敏擬于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合計擬增持金額不低于3000萬元,且不超過5000萬元。
祥源新材(SZ3009820,股價19.67元,市值21.31億元)5月30日午間公告,合計持股3.08%的股東領慧投資、盛慧投資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333.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8%)。
萬辰生物(SZ300972,股價44.64元,市值68.52億元)5月30日午間公告,公司擬向控股子公司南京萬昌、南京萬優各提供不超過6000萬元的財務資助,借款期限不超過36個月,并按實際使用資金金額及使用期限與不低于同類業務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結算資金使用費。
凱龍股份(SZ002783,股價8.39元,市值32.82億元)5月30日午間公告,公司收到工信部復函,鑒于公司實際整合了山東天寶化工和山東凱樂化工,同意兩家公司注銷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證及附件,將產能全部轉移至公司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證,并給予4000噸現場混裝炸藥產能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