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16:52:36
近日,酷特智能與華為云舉辦全面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以華為云為底座,雙方將基于盤古大模型開展聯合創新,加快新材料、生產智能體集群、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企業混合云平臺建設等全方位合作,助力酷特智能和產業伙伴打造更經濟、更實用、更高效、更開放的柔性制造供應鏈集群,構建互利共贏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
據酷特智能創始人、酷特C2M產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張代理介紹,此次雙方合作是以酷特智能多年科研的企業級操作系統1.0版本為原型,借助華為盤古大模型、鯤鵬、昇騰、鴻蒙等底座生態的先進科技,聯合升級為酷特AI Agents 2.0版本。
“我們現在的基礎相當于‘智能體’企業的1.0版本,再往下發展就需要做數據庫、顆粒功能化、顆粒薪酬化、薪酬數智化等等,這些需要很強大的技術、模型、算力。2.0版本升級完以后,就相當于企業AI化的操作系統,屆時一個傳統企業升級到數字化企業將很簡單、很輕松。我們將把企業的這套方法推到社會幫助其他企業轉型升級,也就幫助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這是我們的擔當和責任。”張代理說道。
公開資料顯示,酷特智能最早于2003年提出個性化定制,當時并沒有需求和滿足需求的邏輯關系,而傳統解決方式是先有供再有需,也就是說,生產商供應什么,消費者就只能買什么,但張代理在實踐中開始思考,“消費者肯定不是說你賣什么我就買什么,一定是先有需,再有供,要從傳統的供需關系變成時代的需供關系”。
對此,酷特智能開始探索C2M的概念,公司以3000余人的自有服裝工廠為試驗室載體,用十多年的實踐探索,如今已搭建起酷特C2M產業互聯網平臺,在治理架構下形成了C2M產業互聯網+工業4.0的核心能力,智能制造(用工業化的手段、效率和成本生產個性化產品)、個性化定制解決方案(可跨行業、跨品類復制)和數字化治理體系,顛覆了傳統的管理模式,由治理取代管理,實現了全流程數據驅動,企業經營全要素一鍵實時精準呈現,全員自治工作,公司已實現了“運營平臺化、過程數據化、結果數字化、后臺智能化”。
“我們目前的體系已經非常完整,甚至一個董事長對著一套系統就可以經營這個企業。”張代理說道。
即便當前的服裝領域C2M賽道上聚集了眾多成衣品牌,但與之相比,酷特智能是一家完全轉型為定制化生產的公司。在訂制數量上,它能夠做到起訂數量最少;在時間周期上,交付期限為7天,耗時最短,解決了傳統服裝庫存的瓶頸以及傳統個性化定制高成本、無法量產的痛點。
作為國內企業中較早將發展思路切換到數字化軌道上來、建立數字化生產和管理模式的公司,酷特智能面對AI時代的全新技術革命及紅利時,也將率先在AI中搶占先機。
日前,酷特智能與華為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張代理表示:“此次與華為盤古大模型全面合作,不僅是對過去合作成果的延續和升華,更是向更高層次目標的邁進。借助盤古大模型、鯤鵬+昇騰算力等AI技術,酷特智能將著力發展突破新材料、新工藝、新科技、新需求,以服裝生產智能體為載體,打造行業垂直大模型,以行業大模型垂直深化協同多個智能體,形成集合聯動效應,通過實時交互、協作和自主決策來優化和管理生產流程,打造更經濟、更實用、更高效、更開放的柔性制造供應鏈集群。”
談及雙方合作中面臨的困難及挑戰,張代理稱,“在制造端,酷特智能打造了以版型數據庫、款式數據庫、工藝數據庫、BOM數據庫為核心的四大數據庫系統,隨著個體化時代和需求個性化時代的到來,我們現在要求來了需求后,可以一鍵生成四個庫,這樣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就強起來了,數據庫建設是智能化的關鍵,但四個庫的建設需要9—12個月的時間才能建起來。此外,我們還有功能顆粒化、顆粒薪酬化、功能顆粒薪酬的數智化需求。雖然我們提出的這兩個需求對華為來講都很難,但華為勇于擔當起挑戰,后續雙方均要投入大量的科學家、數學家、人力、物力來完成這件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酷特智能在完成AI Agents 2.0版本的建設后,還將把這種成功經驗復制到更多企業,發揮“頭雁引領”作用和“生態主導優勢”,這也是酷特智能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探索實踐的方向。
雖然處在消費下游,但憑借持續深耕C2M產業互聯網賽道,酷特智能近年來業績實現快速增長,毛利率也持續提升。
相關財報顯示,2021—2022年,酷特智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93億元和6.1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61億元和0.8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6.37%和40.35%。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營業收入5.52億元,同比增長22.05%;歸母凈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55.02億元。
訂單方面,張代理介紹稱,“我們現在訂單是飽滿的,目前公司美國客戶占比較大,我們的海外留存率很高,黏性很強。”
與此同時,他還分享了去意大利拜訪四家百年企業的經歷。“這些企業中包括給LV、愛馬仕、迪奧進行生產設計的企業,他們用很高的規格接待了我們,這證明我們在國外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也讓我們感到一個企業真正做一件事,可以帶來多么大的光彩,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此外,作為C2M產業互聯網領域的領軍企業,酷特智能自成立以來便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創新,持續開展研發投入,改進和提升現有產品的技術水平并不斷擴展新品類。2023年上半年,酷特智能研發費用為2123.9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
張代理透露,“實踐證明目前公司需求側沒有問題,供給側有嚴重問題,所以我們要擴大做智能體產業咨詢,與華為合作重點實驗室,雙方共同派團隊打造新范式,將來酷特智能將是一個真正的科技公司,不是一家服裝企業,服裝只是我們的實驗室載體。”
值得一提的是,持續投入基礎科研,引領創新發展也為酷特智能帶來了多項榮譽。據悉,公司曾被評為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發改委互聯網+”創新案例、互聯網工業的標桿性企業、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工業電子商務平臺試點示范企業,“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新技術新產品成果金獎”“管理實踐優秀獎”和“戰略轉型實踐獎”等榮譽。公司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系統”入選工信部優秀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數據驅動的服裝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系統解決方案”成功入選大數據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案例集等。
令人期待的是,通過過去十多年的時間,酷特智能已經完成了服裝產業M端的革命,接下來,公司將把這種能力復制到更多的M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