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30 12:36:49
◎中遠海運港口董事會主席朱濤表示,當前紅海危機、巴以沖突、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危機的影響在持續發酵,這讓公司的港口業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如地中海地區的希臘集裝箱碼頭箱量確有下降,但對比周邊其他受到影響的港口,下降的幅度是最小的。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陳俊杰
8月29日,中遠海運港口(01199.HK,股價4.82港元,市值177億港元)召開202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7.10億美元,同比上升3.0%;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為1.39億美元,同比下降7.4%。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遠海運港口在全球38個港口運營及管理了371個泊位,其中224個為集裝箱泊位,總年處理能力達約1.23億標準箱。
有投資者關心紅海危機對公司港口業務的影響,對此,中遠海運港口董事會主席朱濤表示,當前紅海危機、巴以沖突、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危機的影響在持續發酵,這讓公司的港口業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如地中海地區的希臘集裝箱碼頭箱量確有下降,但對比周邊其他受到影響的港口,下降的幅度是最小的。
“短期公司通過雙品牌和航運聯盟爭取了加班船的臨時掛靠,在航線變化中實現了港航協同。”朱濤認為,公司較好地應對了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雖然紅海危機對干線受影響,但危中有機,部分碼頭的業務量同比提升較快。
8月29日,中遠海運港口發布公告,公司擬以總對價4928.9萬美元,向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股價109.6港元,市值723.77億港元)轉讓天津集裝箱碼頭20%的股權。
對此,朱濤在提問環節作了說明,他表示,本次交易是實現創造更大價值的重要一步,在確保公司對天津碼頭的控制以及影響力的同時,交易完成后,將會促進公司與東方海外之間的業務聯系及戰略協同,并促進東方海外對天津碼頭的進一步投資。東方海外國際在綠色智慧港口方面的優勢將有利于提高天津碼頭的整體盈利能力。
2024年上半年,中遠海運港口實現總吞吐量6985.85萬標準箱,同比上升8.2%,整體箱量上漲比較平穩。其中中國地區碼頭總吞吐量為5333.58萬標準箱,同比上升9.5%,主要由長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地區的雙位數漲幅所帶動。
中遠海運副總經理陳毅鵬表示,預計環渤海和西南沿海地區將繼續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東北全面振興、部分產業鏈向中西部地區鋪開等國家重大戰略。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武漢碼頭海鐵通道建設,強化在長江中上游的樞紐功能,廈門遠海碼頭和泉州太平洋碼頭將根據自身目標定位,進一步增強區域輻射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的貨物吞吐量僅在報告期內同比上漲2.5%。對此,陳毅鵬表示,主要原因還是受制于紅海危機后很多航運公司對航線進行了重構,特別是海洋聯盟取消了一組歐洲航線,這條航線掛靠廈門碼頭且對廈門業務的貢獻較大,因此航線減少導致廈門碼頭吞吐量低于公司的整體漲幅。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地區碼頭總吞吐量達1652.27萬標準箱,同比上升4.1%,其中阿布扎比碼頭受益于中東樞紐港建設步調,新增多條干支線航線,吞吐量同比上升了35.7%。
但海外地區的權益吞吐量同比下降0.4%至620.46萬標準箱,其中,希臘比雷埃夫斯碼頭受紅海事件影響較大,總吞吐量同比下降12.9%至195.81萬標準箱。
對此,朱濤表示,公司迅速協調海洋聯盟成員,將原希臘碼頭的貨物臨時轉運至西北歐的澤布呂赫碼頭和西班牙碼頭,帶動其吞吐量分別同比上升8.7%和13.2%。陳毅鵬進一步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強化與雙品牌的港航協同,積極主動對接雙子星、THE聯盟及其他航運公司,爭取引入新航線和加班船掛靠,最大程度提升增量效應。
展望下半年,陳毅鵬表示,中國地區碼頭吞吐量預計在上半年8.5%的增幅下,延續向好態勢。歐洲地區吞吐量有望實現溫和的反彈,公司的海外碼頭重點布局西北歐港口,預計全年增速有望達到4.5%。
具體而言,隨著歐洲央行預計結束加息周期,并且開始進入降息階段,疊加供應鏈不穩定,需要提前補庫存,中遠海運港口方面認為,亞歐航線的貨量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在單箱收入方面,2024年上半年,中遠海運港口的國內碼頭單箱收入同比上升0.6%,主要系貨源結構優化,本港貨比例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海外碼頭微跌0.5%,主要系碼頭堆存收入與整車裝箱收入同比下降。
中遠海運港口總會計師趙豐年表示,收入方面,上半年同比上升3%。在國內地區,廣州南沙碼頭收入同比上升2.5%,毛利略微下降,公司將繼續推進散集改換和貨源開發。
海外地區控股碼頭收入同比上升0.1%,毛利同比下降5.9%,希臘碼頭收入和毛利有所下降,相對的,西班牙碼頭收入同比上升14.9%,毛利同比上升39.4%。
利潤方面,2024年上半年,碼頭業務利潤實現2.03億美元,其中,環渤海地區是公司利潤貢獻最大的區域,同比上升了5.1%。長三角地區利潤則同比下降10.2%,趙豐年表示,主要系綠地項目武漢碼頭近期投入運營,固定成本較高,未來將繼續發揮鐵路優勢提高武漢碼頭使用率和營收水平。
海外地區方面,受紅海事件影響,地中海地區利潤同比下降,西北歐地區利潤同比上升60.5%,主要系西班牙碼頭業績同比增長,提升了西北歐地區的盈利能力水平。
從資產負債表來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為9.8億美元,其中人民幣占比約47%,歐元占比15%,美元占比34%。總債務約為31.6億美元,其中人民幣占比約32%,歐元17%,美元4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債務結構中美元占比較大,若美國進入降息周期將對公司運營有何影響?
趙豐年表示,2024年上半年,盡管歐元、美元的貸款利率仍然處在高位,使得公司平均銀行借貸成本上升到了5.43%,但是公司加強了整體資金債務的集中管理和內部融通,應對高利率的市場環境。
趙豐年強調,未來隨著歐美步入潛在的降息周期,將會更加有利于公司的財務管控和資金管理。
“除了在建碼頭外,公司適當控制資本性開支,壓縮債務規模,并根據不同市場的差異優化債務的期限結果、幣種結構,上述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趙豐年表示,上半年公司凈財務成本同比下降了2.4%,合營及聯營公司利潤基本維持穩定,同比上升1.1%,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下降7.4%。
2024年上半年,中遠海運港口的資本性開支約為3.3億美元,其中用于項目投資約7452萬美元,包括以5074萬美元增持北部灣港股份;用于固定資產投資約2.5億美元,秘魯碼頭和西班牙碼頭分別投資2.2億美元和1167萬美元。趙豐年表示,全年預計資本性開支不高于8.9億美元。
“近期最值得期待的項目是秘魯錢凱碼頭,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趙豐年透露,碼頭預計在今年年底試運營,將成為公司在南美的重要樞紐港及利潤增長點。但一個碼頭發展會經歷過渡期,隨著碼頭效率上升和增收降本措施的奏效,將會從業務能力、收入毛利以及盈利能力各方面得到提高。
在全球布局方面,朱濤進一步表示,下半年,公司將穩步推進秘魯錢凱港的建設,完成收購埃及蘇科納港25%股權項目的交割,上述兩個項目的建成將填補蘇伊士運河和南美地區航運網絡的空白。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東南亞、中東、南美和非洲等重點區域的布局。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