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8 16:23:15
2024年,塔機行業受基建投資放緩和房地產調整影響,銷量下滑,企業虧損。建設機械作為龍頭,未選擇“躺平”,而是積極探索多元化。
公司通過優化業務結構,降低租賃業務依賴,設備銷售與工程施工業務逆勢增長。同時,進軍煤炭裝備制造行業,推出新能源礦用無軌膠輪車,取得顯著突破。公司還加強財務管理,加大清欠力度。
業內人士認為,塔機行業未來或延續下行,但建設機械已率先布局,有望在行業復蘇中搶占先機。
每經記者|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賀娟娟
2024年,塔機行業依然面臨嚴峻考驗。
受基建投資增速放緩與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雙重沖擊,塔機制造企業首當其沖,銷量出現驚人下滑,經營壓力劇增。租賃企業大面積陷入虧損泥潭,甚至有企業低價拋售設備離場,行業加速洗牌。
據了解,塔機租賃企業最高峰時約17000家,目前存續大約4000家。
作為塔機租賃龍頭的建設機械(600984.SH),旗下龐源租賃在全球塔式起重機租賃領域頗具規模與影響力。
行業寒潮之下,建設機械并未“躺平”,而是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選擇有質量地“活下去”。
從年報數據來看,公司通過優化業務結構,有效降低了對單一租賃業務的依賴程度,設備銷售與工程施工業務逆勢增長,達到195.34%和7.87%;同時進軍煤炭裝備制造行業,這一新興業務在2024年新增銷售收入4146.15萬元。
盡管上述增長尚未扭轉整體業績,但已然呈現企穩向好趨勢。
202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0280億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住宅投資76040億元,下降10.5%。從房地產開發指標來看,2024年全年,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7.4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3%。
這也是2020年以來,行業新開工面積連續下降的第5年。
房地產市場持續深度調整,直接傳導至塔機行業。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建筑起重機械分會對28家行業主要企業的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塔機銷售額為71.7億元,同比下降49.4%;塔機累計銷量6067臺,同比下降59.4%。
與此同時,下游需求大幅減少、開工率不足,設備保有量居高不下,大量設備處于閑置狀態,加劇了市場競爭,使得設備租賃單價持續下滑。一些中小企業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低價承接項目,以至于單價跌破成本線,造成行業性虧損。
建設機械年報顯示,受租賃價格持續走低及商譽減值影響,公司2024年租賃業務收入為22.17億元,全年營收27.27億元,較往年出現一定程度的規模收縮,但業績表現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一方面,得益于龐源租賃的行業領先地位。
作為全球最大的塔式起重機租賃商,龐源租賃在安全管理體系及設備調度上極具優勢,且擁有國內唯一國資上市公司背景,業務網絡覆蓋全國核心城市及海外市場,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抗風險能力。
弱周期下,基于自身利益與安全考量,龐源租賃成為大型央國企項目的首選供應商。
另一方面,隨著行業洗牌加速,市場中塔機存量也在減少。截至2024年底,全社會塔吊存量大約減少了9萬-10萬臺。憑借大客戶高占比的優勢,龐源租賃實現市場份額逆勢提升,在租賃行業的影響力、競爭力不減反增。
據了解,龐源租賃近年來的年收入規模均大致相當于行業第2-10名的總和。
具體到業務上,2024年前十大項目中,新基建、工業以及公共設施超過半數,顯著降低了房地產下行對業績的拖累。報告期內,前10項目的合同金額合計超1.4億元,設備合計超230臺。
在財務管理方面,建設機械加大清欠力度,優化內部資金結算流程,制定專項逾期賬款清理計劃,成效顯著。年報顯示,龐源租賃2024年收款產值比高達128.0%,應收款下降13.99%,達成了應收壓降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行業低價“內卷”的現象,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安全管理與機械租賃服務分會與成都市建設施工安全與材料設備協會共同發起《塔機租賃行業安全發展聯合宣言》,建設機械等一眾龍頭企業參與倡議。
宣言明確呼吁,抵制惡性低價競爭,保障安全投入;壓實主體責任,完善安全責任制,嚴禁設備“帶病作業”;加強行業自律,破除不合理設備使用年限限制,加快數字化升級;堅持合作共贏,以優質安全服務立足市場。
周期更迭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下行與轉型期的陣痛,往往預示著新一輪行業周期的開啟。
有業內人士認為,塔機行業未來一段時間大概率將延續下行趨勢,但降幅會逐步收窄,預計在未來幾年進入筑底階段后,才會迎來緩慢的復蘇周期。
因而,在行業真正回暖前,企業如何實現“剩者為王”,考驗著其戰略定力與應變能力。
作為行業龍頭,建設機械已然率先布局。
2024年年報顯示,其業務結構正在發生實質性轉變。過去長期占據九成以上營收的租賃主業,占比已降至約80%;設備銷售與工程施工業務則實現逆勢增長。
其中,設備銷售收入達到1.8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95.34%。細分來看,筑路設備及配件銷售收入8375.39萬元,同比增長197.43%;塔機及配件銷售收入6380.93萬元,同比增長78.02%。
工程施工業務收入2.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87%。
該業務以路面施工機械和建筑起重機械為主,在行業中處于中游水平,其中大型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在國內市場頗具知名度,公司研發的高端塔式起重機研發已具規模,新能源礦用無軌膠輪車也成功試制并實現量產銷售。
而通過戰略轉型,建設機械也從單一租賃業務向“制造+租賃+內部協同”的多元化模式延伸。這一轉變不僅有效降低了對租賃業務的依賴,更顯著提升了企業應對市場波動的韌性。
盡管上述兩項業務目前占總營收的比例不足20%,尚不足完全對沖租賃業務的萎縮,但從其快速增長的態勢來看,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良好的增長前景。
業務結構變化之外,建設機械另一大看點是內部協同。
依托國資大股東陜煤集團豐富的煤礦開采應用場景,建設機械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進軍煤炭裝備制造行業,其推出的新能源礦用無軌膠輪車于2024年7月成功發布并下線。
無軌膠輪車采用防爆鋰電池組作為動力源,具有優異的動力性能、通過性和機動性,運行經濟且實現了零排放無污染,能夠有效解決目前占據市場主流的防爆柴油機膠輪車“四高一低”問題,高度契合煤礦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時也填補了陜煤集團內部輔助運輸設備的技術空白。
從業務落地成果來看,建設機械已取得顯著突破。
2024年10月,公司與陜西新能聯慧科技有限公司達成69臺無軌膠輪車銷售協議,合同總額達5240萬元;全年新能源礦用設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146.15 萬元,占總營收比重達到 1.52%。
目前,該系列產品已成功投放至曹家灘、黃陵、蒲白等多家礦業公司,通過深度挖掘內部協作市場,持續擴大業務增量。
盡管陜煤集團尚未公開新能源無軌膠輪車的采購規劃,但基于集團龐大的煤礦設備存量市場,疊加未來外拓市場的潛力空間,該業務有望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極。
值得注意的是,建設機械在推進新業務的同時,也在同步強化傳統塔機業務的穩定運營,通過“固本拓新”的雙輪驅動戰略,在行業弱周期下積極尋找破局之道。
長期來看,塔機行業與房地產市場的深度綁定關系仍未改變。
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2024年以來,國家層面密集出臺政策組合拳。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提升至4.4萬億元,重點投向基建投資、土地收儲及存量商品房消化領域;住建部同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與城中村擴建項目,將帶來少量市場需求,有望促使塔機市場降幅逐步收窄,為行業復蘇帶來一線曙光。
憑借業態創新與前瞻性戰略布局,建設機械已然在行業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未來,隨著業務穩步推進、市場環境轉暖,作為老牌裝備制造企業,其有望率先企穩回升,在行業復蘇浪潮中搶占發展先機。而龐源租賃作為核心業務板塊,也將率先且深度受益于市場回暖帶來的利好。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