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7 23:07:36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廖丹
在“南銀轉債”提前贖回導致持股比例被動稀釋后,南京銀行(SH601009,股價12.14元,市值1501億元)主要股東南京高科通過“真金白銀”的增持,再度將持股比例拉回“9”字頭。
南京銀行公告顯示,7月24日至8月4日期間,公司股東南京高科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750.7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6%。南京高科持股比例由8.94%增加至9.00%,觸及1%整數倍。
事實上,近年來,南京銀行屢獲重要股東增持。不止南京銀行,年內蘇州銀行(SZ002966,股價8.72元,市值389.84億元)、成都銀行(SH601838,股價19.02元,市值806.15億元)等近10家A股銀行披露了主要股東增持計劃。
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市銀行股東密集增持傳遞了多重積極信號,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通過增加資本金,可以減輕銀行資本補充的壓力,提高抗風險能力。目前,銀行股普遍估值較低,這也意味著存在較大修復潛力。
南銀轉債實現100%轉股
不久前,南京銀行剛完成“南銀轉債”的提前贖回,并于7月18日從上交所摘牌。從贖回余額來看,涉及的“南銀轉債”余額為387.3萬元,占發行總額的0.02%。
浙商證券銀行研究團隊稱,南銀轉債基本實現100%轉股。以2025年一季度數據測算,南銀轉債轉股可使南京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0.57個百分點至9.45%,顯著增厚資本。資本補充到位有望打開南京銀行后續規模和業務經營發展空間。
此外,南京銀行總股本增加至123.64億股,也使得主要股東持股比例出現一定稀釋。其中,南京高科持股比例從6月末的9.05%降至8.94%。
此番增持后,南京高科持股比例將升回9%。南京高科表示,此舉是基于對南京銀行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成長的認可,并且承諾在法定期限內不減持所持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南京銀行屢獲重要股東增持。比如,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合計增持南京銀行7713.05萬股,占后者總股本的0.7%;同期,南京銀行股東東部機場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增持約1.73億股,占總股本的1.56%。
此外,南京銀行第一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QFII)在去年多次增持。“南銀轉債”提前贖回后,南京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6.15%。
浙商證券銀行研究團隊指出,2025年為南京銀行與法國巴黎銀行合作20周年,考慮到較20%持股上限仍有空間,不排除后續后者繼續增持的可能。
多家銀行披露股東增持
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蘇州銀行、成都銀行等近10家A股銀行披露了主要股東增持計劃。
比如,今年1月,蘇州銀行披露了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發集團)3億元增持計劃。此后5個多月內,國發集團斥資8.56億元累計增持了蘇州銀行股份1.18億股,增持金額遠高于年初計劃的3億元增持下限。此輪增持剛落幕,國發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又計劃自7月1日起的6個月內再度增持,合計增持不少于4億元。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銀行股東密集增持傳遞了多重積極信號。首先,表明股東對銀行未來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其次,增持行為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緩解投資者對于銀行業務模式、資產質量等方面的擔憂;此外,還可能反映出大股東愿意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
“通過增加資本金,可以減輕銀行資本補充壓力,提高抗風險能力。盡管目前銀行股普遍估值較低,但也意味著存在較大修復潛力。”王蓬博表示。
今年以來,銀行股整體表現不俗。截至8月6日收盤,A股銀行板塊年內累計漲幅(前復權)超20%的個股有14只,約七成個股累計漲幅超10%。
股價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股東增持成本。成都銀行此前披露,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產控)、成都欣天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欣天頤)擬自4月9日起6個月內,增持成都銀行股份合計不低于3979.44萬股、不高于7958.87萬股,增持價格不超17.59元/股。
據成都銀行最新披露,截至7月9日,此次增持計劃期限過半,因公司股價長時間持續超過增持價格上限,彼時,成都產控、成都欣天頤尚未增持成都銀行股份。
從股東回報來看,銀行一直是A股穩定的分紅大戶。A股銀行已完成了2024年度分紅派息,合計派發現金紅利超過6000億元,其中國有大行是分紅“主力”,不少銀行分紅比例超過30%。不僅如此,多家銀行已釋放出2025年中期分紅意向,受到市場關注。
以南京銀行為例,在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董事長謝寧曾表示,響應政策號召增加分紅頻次,將規范有序推進2025年中期分紅。
記者了解到,南京銀行現金分紅率多年來穩定在30%以上,2024年度派發現金股利超60億元,占歸屬于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的31.74%。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