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8 15:11:42
2025年8月7日晚,*ST聆達披露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王明圣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因公司未完全履行與海爾融資租賃的付款義務,涉案金額約1169萬元。公司正積極協調資金解決問題,該事項或影響公司商譽及融資。*ST聆達自2024年7月30日啟動預重整程序,但一年過去,重整仍存不確定性。
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魏官紅
8月7日晚間,主營光伏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ST聆達(聆達股份,300125.SZ,股價7元,市值18.73億元)披露,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王明圣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
記者注意到,*ST聆達預重整程序已期滿一年,2024年7月,公司啟動預重整程序,但如今重整程序仍存不確定性。
今年3月,公司原控股股東杭州光恒昱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杭州光恒昱”)股權被劃轉抵債,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此外,公司還身背多項訴訟糾紛,并因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目前公司重整事項有何進展?8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ST聆達證券部,但工作人員拒絕了采訪。
公告顯示,相關主體被限制消費的原因,是公司方面與海爾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存在一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公司未完全履行付款義務,涉案金額約為1169萬元。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采取了限制消費措施。
限制消費令自發出之日起生效,履行完畢法律義務后解除。公司表示,正積極協調資金安排以推進解決問題,并指出該事項可能對公司的商譽及融資造成較大影響,若債務問題未能及時解決,可能進一步觸發供應鏈合作方收緊信用政策或終止合作。
記者注意到,王明圣是一名“80后”,公司2024年財報顯示,他是金寨華成未來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華成未來”)有限合伙人,持有其30.30%財產份額,華成未來又持有杭州光恒昱99%合伙財產份額,王明圣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上市公司2024年公告顯示,王明圣有多年新能源企業任職經驗,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其任安徽新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任賽拉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任金寨萊德電力發展有限公司總裁;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任金寨嘉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寨嘉悅)總經理;2023年5月至今任聆達股份董事長、總裁。
2024年,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15.13萬元,同比下降92.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億元,同比減少262.42%。
*ST聆達前身為大連易世達新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初期業務為水泥余熱發電。但隨著原實控人劉群去世、水泥行業式微,此后多年,公司先后涉足商業保理、裸眼3D、工業大麻等領域,試圖轉型,2020年收購金寨嘉悅后,確定以光伏業務為核心發展方向。
但受技術迭代加速、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跌影響,單晶硅電池片市場價格承壓,金寨嘉悅經營壓力上升。因資金籌措困難,其PERC型電池片產線現金流緊張,新建TOPCon產能項目幾近停滯。2024年3月14日,金寨嘉悅開始停產,截至目前未恢復生產。同時,金寨嘉悅存在多起訴訟、仲裁及負債事項。2025年3月31日,公司宣布終止金寨嘉悅二期TOPCon電池生產項目。
2024年,*ST聆達另一家子公司格爾木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二期光伏電站項目曾因安全生產問題一度停運,整改后恢復運行。今年6月,該子公司違規對外擔保,涉及擔保金額1600萬元。*ST聆達稱,該違規擔保事項系相關責任人私自使用公章,未履行董事會或股東大會的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所致。違規擔保責任已依法獲得解除。
2024年7月31日,上市公司公告,公司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六安中院同意后啟動對公司的預重整程序。?
2024年8月1日,金寨嘉悅進入預重整程序,并與上市公司預重整案件協調審理,債權申報于2024年10月1日屆滿。
根據3月28日披露的重整公告,合肥威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眾凌科技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為上市公司和金寨嘉悅的預重整產業投資人。4月2日,上市公司公告,原控股股東大量股份被司法劃轉用于抵償債務,公司變更為無控股股東、無實控人狀態。
時隔一年,預重整程序進展緩慢。截至8月1日,*ST聆達稱,尚未收到法院關于受理上市公司重整申請的裁定書。六安中院啟動預重整程序,不代表正式啟動公司重整,后續進入重整程序前需法院逐級報送最高人民法院審查。
“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清算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清算,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公司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71527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