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9 23:30:29
8月19日晚,諾誠健華發布半年報,上半年營業收入7.31億元,同比增長74.26%,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009.14萬元,虧損額同比收窄。收入增長主要因核心產品奧布替尼銷量增長及與“Prolium”公司合作獲首付款。公司表示,將加強對全球化的關注,下半年或成為公司的“重要里程碑時期”。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文多
8月19日晚間,諾誠健華(09969.HK,股價19.86港元,市值350億港元)發布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31億元,同比增長74.26%,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009.14萬元,虧損額同比收窄。
公司表示,上半年收入增長主要是因為核心產品奧布替尼(商品名:宜諾凱)銷量增長、上市公司與“Prolium”公司達成授權許可并獲得首付款。
在半年報中,“全球化”被多次提及。諾誠健華不僅將1月宣布的交易(即與“Prolium”公司的合作)稱作“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關鍵步驟”,還表示隨著多項資產同時推進,公司看到進一步戰略交易的機會。
目前,諾誠健華共有兩款商業化產品,分別是奧布替尼和坦昔妥單抗(商品名:明諾凱)。
從半年報看,奧布替尼仍是諾誠健華的營收主力和增長擔當。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藥品收入同比增長53.5%,達到6.4億元,其中奧布替尼的收入同比增加52.8%,達到6.37億元。
公司表示,奧布替尼的收入增長,是其覆蓋范圍拓寬及使用患者增加所致。而藥品收入整體增長的原因,則是奧布替尼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后銷售持續放量。
今年上半年,這兩款產品均有新適應證獲批。其中,奧布替尼在國內獲批用于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成人患者,拿下該產品的首個一線療法。坦昔妥單抗可聯合來那度胺治療不符合自體干細胞移植(ASCT)條件的復發或難治性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成年患者,該適應證也在今年上半年于國內獲批,成為拿下該適應證的首個CD19(一種B淋巴細胞抗原)單抗。
與此同時,公司還在加大商業化投入。今年上半年,諾誠健華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同比增長約55%,達到2.44億元。這主要是由于商業化擴張及上半年的股份支付開支撥回所致,如果撇除股份支付開支,銷售及分銷開支同比增加27.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今年,諾誠健華的注射用坦昔妥單抗已遞交納入商保創新藥目錄的申請,且已經通過初步形式審查。
今年以來,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多筆BD(商務拓展)交易催化下,港股創新藥板塊再度升溫,諾誠健華也于今年1月宣布了上市以來的第2筆BD交易,公司與康諾亞(02162.HK,股價74.75港元,市值223億港元)攜手,授權Prolium公司開發和商業化CD20(B淋巴細胞表面抗原)×CD3(T細胞表面抗原)雙特異性抗體“ICP-B02(CM355)”。
在半年報中,公司將這一交易稱為“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關鍵步驟”,還表示根據諾誠健華2.0戰略,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對全球化的關注,2025年下半年有望成為公司的“重要里程碑時期”。
與此對應,諾誠健華董事長崔霽松提出,公司要加速推進創新、商業化和國際化。諾誠健華在未來3~5年將推進多款創新藥獲批上市,推動3~4款產品國際化,5~10款臨床前差異化分子。
其中,關鍵資產的創新成色是其出海關鍵。由于搭建差異化研發平臺和推進更多臨床Ⅲ期項目,諾誠健華上半年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加6.9%,達到4.5億元。
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BCL2(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抑制劑“mesutoclax(ICP-248)”正加速推進兩項注冊臨床研究;新一代泛TRK(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抑制劑佐來曲替尼(zurletrectinib,ICP-723)治療“攜帶NTRK(神經營養因子受體絡氨酸激酶)融合基因的晚期實體瘤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已在中國獲受理并被納入優先審評;公司開發的首款ADC(抗體偶聯藥物)創新藥“ICP-B794”獲批臨床。
作為支撐,諾誠健華的資金儲備較為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現金及相關賬戶結余約76.8億元,在生物科技公司中,諾誠健華資金儲備較為充足。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5102416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