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6:23:19
8月28日,馬斯克旗下AI初創公司xAI在加州北區聯邦法院起訴了其早期核心工程師Xuechen Li。xAI對Li提起四項指控,并申請臨時禁令阻止其在競爭對手從事AI相關工作。據起訴書,Li在離職前夕將xAI機密信息復制到個人存儲設備,并試圖掩蓋行為。馬斯克更是爆料,Li盜走的是整個代碼庫。
每經記者|蘭素英 宋欣悅 每經編輯|高涵
近日,埃隆·馬斯克親口爆料,其旗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的整個代碼庫被盜了。涉案的主角并非外部人員,而是xAI早期的核心工程師之一——Xuechen Li(以下簡稱“Li”)。
8月28日,xAI以竊取商業機密的名義將Li告上加州北區聯邦法院。起訴書顯示,xAI對Li進行了四項指控,分別是違反《員工保密信息與發明轉讓協議》和《離職證明與授權書》、盜取商業機密、違反《計算機數據與訪問欺詐法》和欺詐。
圖片來源:xAI起訴書截圖
根據xAI的指控,Li在離職前夕,精心策劃并執行了一場“代碼庫大遷徙”,隨后還計劃無縫跳槽至馬斯克的“死對頭”——OpenAI。
而在竊密事件發生前,Li剛剛將手中的xAI股權套現,累計獲利近700萬美元。
盡管OpenAI并不是這次案件的被告,但這事兒一出來,馬斯克與OpenAI之間本就劍拔弩張的關系,無疑將更緊張了。
要講清楚這起代碼盜竊案,還得從xAI和Li的淵源說起。
2024年,Li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并取得計算機博士學位。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不少AI相關文章。同年2月,他加入了剛剛起步的xAI,成為公司的首批20名工程師之一,深度參與xAI核心大模型Grok的開發與訓練。
圖片來源:Xuechen Li的X賬號
因為崗位關鍵,xAI給予了Li極大的信任。他不僅被授予了訪問公司整個技術棧組件的權限,還能訪問部分機密文件和專用信息。作為對核心人才的認可,xAI還為Li提供了期權和股份。今年6月和7月,xAI協助Li出售了他持有的公司股份,累計套現近700萬美元。
圖片來源:xAI起訴書截圖
但沒想到的是,7月25日,當第二筆220萬美元的收益到手后,Li卻將xAI大量的機密信息和商業秘密,從公司配發的筆記本電腦復制到其個人控制的、非xAI的多個物理或在線存儲系統中。為了不被發現,Li采取了大量措施來掩蓋其行為,例如刪除瀏覽器歷史記錄和系統日志,對文件進行重命名和壓縮等。
三天后,即7月28日,Li提出辭職。8月1日,走離職流程時,他簽署了一份《離職證明》,聲明其已歸還所有公司財產,并刪除了所有機密信息的副本。
此時的他早已找好了下家,已敲定將于8月19日入職OpenAI。
但服務器日志不會說謊。根據xAI的起訴書,8月11日,xAI的安全團隊在例行日志審查中,發現了數據外泄的跡象。很快,矛頭就指向了剛離職沒多久的Li。
xAI立即向Li發函,指出其非法竊取數據的行為,要求他歸還并刪除所有相關信息。可Li不僅不配合,反而立即更改了他用于存儲盜取數據的關鍵賬戶密碼,試圖阻止xAI的訪問和補救。
8月14日和15日,在雙方律師在場的情況下,Li承認竊取了公司文件,并試圖掩蓋這些行為,隨后還簽署了書面文件。更過分的是,Li于8月14日剛承認完,xAI又發現了他尚未交代的其他被盜資料。
8月18日,Li還簽署了一份授權訪問協議,同意xAI的取證專家訪問其個人設備和賬戶。可等專家嘗試登錄時才發現,Li并未提供關鍵賬戶的訪問權限,還隱瞞了多個其他可能存儲xAI機密信息的賬戶。
當xAI就此當面質問時,Li的律師給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答復:Li“不記得”密碼。要知道,關鍵賬戶的密碼是7天前他才改過的。
這種態度徹底惹毛了馬斯克和xAI。8月28日,xAI對Li提起緊急訴訟,以保住被告盜用的機密信息和商業秘密。
這場官司的核心,說到底還是失竊代碼庫的驚人價值。馬斯克在X上表示,Li帶走的是xAI的整個代碼庫。
在AI模型開發動輒耗資數億美元的今天,這份代碼庫的分量可想而知。xAI在起訴書中稱,這些被盜的技術都是“功能優于ChatGPT和其他競品的尖端人工智能技術”。
對競爭對手來說,拿到這些機密,就像是在AI競賽中撿到了“核武器”。
起訴書稱,被盜用的商業機密可以為OpenAI和其他競爭對手“節省數十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和多年的工程努力”,從而獲得“潛在的、不可逾越的競爭優勢”。OpenAI等公司可以利用xAI的機密信息改進ChatGPT等產品,融入Grok更具創新性和想象力的功能。
圖片來源:xAI起訴書截圖
在起訴書中,除了要求經濟賠償和強制交出所有設備以供法證檢查外,xAI還向法庭申請了臨時禁令,阻止Li在OpenAI或任何其他競爭對手公司,從事任何與生成式AI相關的角色或職責,直到確認公司追回所有被盜的機密信息。
這無異于對Li的一紙“職業封殺令”。截至目前,Li并未對此發表任何評論。他的最新一條X推文停留在7月,當時他發文稱,“一小群才華橫溢的人在極度專注和高強度的工作中,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總是讓我感到驚訝。”
而在這條貼文的下方,馬斯克于8月31日跟了一條評論,“他下載了整個xAI的代碼庫,日志證明他確實下載了,而且他自己也承認了!”
接下來,加州北區聯邦法院將作出怎樣的判決,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根據《加利福尼亞州刑法典》第499(c)條,在未經授權情況下,盜取、使用或復制屬于企業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商業機密,屬于重罪行為,最高可判處三年監禁。此外,被判犯有此罪的個人可能還需要賠償因盜竊造成的損失。
另外,根據《聯邦經濟間諜法》,對于個人,若實施商業機密盜竊行為,或在明知商業機密系非法獲取的情況下仍予以接收,最高可被判處10年監禁,并處以罰款。對于企業,若參與商業機密竊取,則可被處以最高500萬美元或相關商業機密價值三倍的罰款,以較高者為準。
盡管OpenAI并非這起案件的被告,但其處境無疑非常微妙。這或許又將成為馬斯克與OpenAI長期恩怨的又一個爆發點。
8月25日,xAI和馬斯克旗下的社媒平臺X起訴OpenAI和蘋果公司,指控這兩家公司聯手實施“反競爭”計劃,維持在智能手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的壟斷地位。訴訟書指出,蘋果與OpenAI的“排他性協議”使ChatGPT成為iPhone唯一內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相關競爭對手難以擴大規模和進行創新。
OpenAI一位發言人對此回應稱,這一最新訴訟“與馬斯克先生持續的騷擾行為模式一致”。
今年2月底,馬斯克向舊金山高等法院起訴OpenAI及其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 (Sam Altman),指控他們將盈利置于造福人類之上,違背了公司的創始使命。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