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14:17:04
9月底,獲吉尼斯認證“全球最大室內滑雪中心”的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試運營,門票售罄,該項目總投資296億元,是“重資產”項目。盡管面臨高投資、高能耗等挑戰,其開業仍彰顯了中國室內滑雪場的領先地位,也為深圳增添文旅地標。多位專家表示,在大灣區背景下該項目極具意義。目前,多家地產企業正嘗試“地產+文旅”模式。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魏文藝
9月底的深圳前海,室外30℃的悶熱與雪場內-6℃的凜冽形成鮮明對比。
一墻之隔的“冰火兩重天”,不僅是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的真實寫照,更映照出中國室內滑雪場爆發式發展的現狀,以及部分頭部房企向“文旅”賽道轉型的迫切嘗試。
9月29日,獲吉尼斯認證為“全球最大室內滑雪中心”的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試運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撸ㄒ韵潞喎Q“每經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試運營首日上午9時許,場館外便聚集了大量冰雪愛好者與打卡市民,門票早早售罄,甚至有香港游客組團過來游玩。
9月30日晚間,華發冰雪世界項目方面向每經記者表示,試運營當日共接待游客超4500人,目前正在持續優化體驗,備戰國慶假期。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在房地產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地產+文旅”模式能否幫助房企實現轉型破局,仍待市場檢驗。但當下華發股份(600325.SH,股價5.66元,市值155.77億元)的打法,無疑是在給有類似轉型方向的房企“蹚路”。

華發冰雪世界項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按照此前計劃,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項目總投資規模達296億元(含雪場、商業、酒店等業態),在國內室內滑雪場領域堪稱“標桿級”。
不過,華發冰雪世界項目方面向每經記者透露,由于后期該項目多宗商業地塊被政府收儲,因此總投資規模有所變化。
而這樣的重資產投資背后,也揭示了國內室內雪場典型的“重資產”屬性:高投入、高運營成本、長回報周期。
相對而言,室內滑雪場的投入額又要明顯高于傳統室外滑雪場。每經記者梳理國內典型滑雪場的投入金額后了解到,室外滑雪場的投入金額數億元比較常見,而室內滑雪場的資金投入動輒就是數十億元,甚至更高。
如“武夷雪谷”室外滑雪場,雪道總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5.1億元;海陽市林山滑雪場占地1200畝,投資1.6億元。而諸如廣州熱雪奇跡、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等典型室內滑雪場,投資金額均超過70億元。

華發冰雪世界內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華發冰雪世界的投入更是“加碼”,公開資料顯示,華發冰雪世界此前規劃的總投資超296億元。
每經記者注意到,為了緩解資金壓力,今年7月,華發股份將7塊未建商業用地退還給政府,回籠資金約44.05億元,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此舉是為“盤活沉淀資產,規避持續開發的市場風險”。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室內雪場在運營成本方面具備“燒錢”屬性。9月30日上午,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向每經記者表示,室內冰雪類文旅項目普遍存在“高投資、高能耗、高運營成本”的特點,項目未來將面臨平衡“客流吸引力”與“成本控制”的挑戰。
“在成本控制方面,高能耗的制冷系統和龐大的運營團隊將大幅增加運營成本,如何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是關鍵。而在非冰雪熱門城市復制此類項目,還需突破多重障礙,如氣候差異導致非冰雪城市居民對冰雪運動的認知和接受度較低等?!?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袁帥表示。
一位冰雪行業從業者向每經記者透露,室內雪場全年運營,恒溫制冷系統的持續用電成為運營成本的重要一環。而室外雪場僅為季節性經營,核心成本是造雪用電,兩者成本差異顯著。

華發冰雪世界外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反映在票價上,華發冰雪世界的定價處于國內高端梯隊:平日初級道3小時滑雪票348元起,中/高級道不限時票568元起,要高于廣州融創雪世界、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等競品?!爱吘拐w的投入也不一樣,所以票價高其實也是正常的?!鄙鲜?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冰雪行業從業者表示。
國金證券研報對華發冰雪世界的盈利預測顯示,中性預期下,項目進入成熟期后每年可貢獻營收6.5億元、凈利潤1.3億元。
盡管面臨多重挑戰,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的開業,為深圳增添了一座重量級文旅地標。
每經記者進入雪場內部看到,開闊宏大的空間瞬間顛覆了人們對室內場館的常規認知,部分專業滑雪者也表達了震撼之情。
9月29日上午,中國香港滑雪總會秘書長蕭輝豪在項目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冰雪運動在香港特別受歡迎,項目在大灣區,對香港滑雪愛好者來說較為便捷,提供了一個堪稱‘五星級’的場地”。

華發冰雪世界已開業的商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據了解,場內打造了一個4000平方米的冰雪樂園,設有14項冰雪游樂項目,包括極地探險之旅、雪上卡丁車、速降回旋雪道、飄雪游樂場等。
對于其他待開業的基礎配套情況,華發冰雪世界項目方面向每經記者表示,“目前JW萬豪酒店正在緊鑼密鼓籌備,預計很快營業。包括潛水基地、超感公園街區等,將于今年年底面世。到時項目除了滑雪,還將呈現攀巖、機車、沖浪、騎行等多元運動業態?!?/span>
據每經記者觀察,從全球格局看,目前國內已經成為室內滑雪的“主戰場”。
據《2024—2025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數據,目前全球規模排名前十的室內滑雪場中,中國已占據7席,且前五名全部在中國。隨著深圳華發冰雪世界和長春萬達茂滑雪場的開業,全球前十中將有9席屬于中國。而待太倉阿爾卑斯國際度假區二期建成后,全球規模排名前十的室內滑雪場將被中國包攬。
這一趨勢的背后,是中國室內滑雪市場的快速擴容:2024—2025雪季財年(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全國運營的室內滑雪場達66家,較2013年的5家增長超12倍;同期室內滑雪場累計產生563萬滑雪人次,占全國總滑雪人次的21.61%,年化復合增速15.37%,高于全部滑雪人次12.87%的增速,成為全球滑雪市場的主要增長點。

圖片來源:《2024—2025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
多位業內專家向每經記者表示,對深圳來說,這座“全球最大室內滑雪中心”填補了深圳大型冰雪文旅項目的空白,而在大灣區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極具意義。
國家高端智庫CDI資深研究員宋丁向每經記者分析稱,雖然該項目位于深圳,但在大灣區的“9+2”城市融合已經是非常明顯的趨勢了,未來大灣區的產業和市場將會形成一體化格局,這對一些重要文旅項目也是新的機遇。
每經記者梳理發現,除此次布局冰雪世界的華發股份,在地產企業中對“地產+文旅”模式較為輕車熟路的企業,還包括融創中國、華僑城等。
融創中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文旅板塊已構建起涵蓋融創樂園、熱雪奇跡、商業、酒店等多元業態的完整體系,尤其在冰雪文旅領域布局深遠,旗下“熱雪奇跡” 品牌已開業9家室內雪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華發冰雪世界項目就是由華發股份與融創中國合作開發。2020年11月,“華發股份+融創中國”聯合體以127.1億元競得深圳寶安沙井地塊,計劃合作開發該項目。但此后,融創中國因流動性壓力退出,該項目由華發股份全盤接手。
華僑城則在戰略調整中重提“地產+文旅”雙輪驅動,強調旅游業務存量提升與增量拓展并重,依托旗下超60家文旅景區的基礎,試圖通過資源優化與產品升級重振核心競爭力。
那么,在當下住宅銷售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地產+文旅”的模式能否成為部分房企發展的新機會?
袁帥告訴每經記者,“地產+文旅”的模式已經在業內存在多年了,考驗的是企業資金實力及運營能力。尤其是大型文旅項目,往往需動用數百億元資金,同時還需預留充足資金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和意外風險。而且,文旅項目整體的回報周期較長,一般企業根本難以承受。
“對滑雪文旅項目來說,室內雪場需打造獨特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或品牌)、強化安全保障,并推動與商業、度假、數字化業態的融合,才會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具備吸引力。說到底,最終還是拼企業的運營能力。”袁帥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