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28 00:19:06
每經記者|黃婉銀 孔澤思 趙景致 每經編輯|程鵬
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一個有1984戶、四五千人的住宅區,樓齡已42年,原本正在開展外墻維修工程,卻在11月26日下午2點51分遭遇一場奪命大火——火焰從宏昌閣外墻棚架低層燃起,借著風力裹挾著燃燒的塑料布、保護網,迅速向31層高的樓棟攀升,更蔓延至小區另外6棟樓宇,僅三小時內便從初始火警一路升級為香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五級火警。
這場大火持續燃燒至11月27日上午。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7日22時,火災已造成75人遇難,另有76人受傷。其中,1名死者、10名傷者為消防員。
另外,香港迪士尼樂園官網和官方微博,目前首頁均已變黑白,并取消了今晚(11月27日)的「迪士尼星夢光影之旅:星空派對」。原安排于27日在香港迪士尼樂園舉行的《瘋狂動物城2》首映禮,主辦單位已決定取消。

火災發生于人口密度極高的居民住宅小區,其蔓延速度與破壞程度讓人震驚的同時,也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公眾在為遇難者哀悼悲傷的同時,仍有不少疑問:什么原因導致火災如此慘烈?后續傷亡人員還會增加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稱每經記者)就五級大火的五大謎團展開調查。

火災中的宏福苑 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火災前的宏福苑 圖片來源:維修工程承建商宏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發布會解說手冊
27日下午,每經記者在現場看到,受大火波及的7棟樓宇外立面被燒得焦黑,刺鼻濃煙始終彌漫在空氣中,樓棟內部仍不時有零星火光從窗口冒出。高樓層的殘火尚未完全撲滅,現場救援依舊緊張推進,消防人員正持續高壓射水作業,地鐵站附近設立的臨時救援站,正為受災居民提供幫扶。
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每經記者注意到,本次火災部分受傷人員被送往距離約10公里的威爾士親王醫院。“昨晚(26日)有很多傷員運送過來,今天送過來的人數已經比較少了。”醫院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27日主要是傷者家屬前來醫院。


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災前后對比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謎團一?
起火原因是什么?
“我(26日)下午3點多回家就看到火了,最先從靠海(那棟)燒起來的,然后就燒到旁邊。”27日上午,宏福苑居民郭先生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和老婆一起住在這里,事發時幸好在外面,他趕到家時,消防隊員已經到達,已不讓人進入小區。
這與香港消防處的初步調查相吻合。據香港消防處副處長(行動)陳慶勇透露,最先接到報警的火災現場是宏昌閣外墻棚架,后續火勢蔓延,初步估計主要原因是風力較大,再加上一些已起火的雜物及竹棚被吹到附近樓棟,導致火勢蔓延至該小區的7棟樓宇。
27日10時許,每經記者抵達疑似火災最初起火點的外圍區域,現場可見涉事樓宇下半部分維修使用的竹制腳手架已完全燒毀坍塌,中上層腳手架在風中搖晃;樓宇底部外墻已呈現深黑色燒灼痕跡。現場消防及警方設置了警戒圍欄,不能近距離探訪核心區域。
截至27日上午11點,該樓宇頂部數層仍有濃煙持續冒出,并有零星火光。現場有多臺消防車持續開展噴水作業,但噴水高度僅能覆蓋至樓宇中部,上層火勢控制進度相對緩慢。與1小時前相比,現場濃煙量明顯增大,且向周邊區域擴散蔓延。
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發了這次大火?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多位居民都提到了“煙頭”。宏福苑居民林雪(化名)告訴每經記者,在宏福苑外墻翻修期間,她家窗外平臺不時會出現一些煙頭,也有鄰居拍到工人在抽煙。此前宏福苑的居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投訴,但工人抽煙的情況并未改變。
據南方日報消息,香港今年已有至少10起棚架起火事故,不少因現場遺下的煙頭釀禍。
但目前還無證據證明宏福苑起火與煙頭直接有關,起火原因尚待有關部門調查。
香港工業聯合會表示,香港近月發生的多宗火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人留下火種,加上干燥的環境及易燃物料的助燃,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2
謎團二?
火勢蔓延為何那么快?
11月26日下午3點左右,林雪正在宏福苑附近的便利店拿東西,突然接到朋友電話說家里著火。
她趕回宏福苑發現,靠近海邊的宏昌閣中低層已經起火。林雪住在宏建閣,與宏昌閣只隔了一棟樓。下午3點10分,她發現已經有零星的火點飄到宏建閣,沒過多久,林雪就親眼看著自己的房子一點點被火焰吞沒。
居民展示起火時拍攝的視頻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林雪在宏福苑買房不久,入住才一年多,加上裝修一共花費了300多萬港元。27日凌晨,她在附近朋友家借住,一夜未眠,一直在窗邊看著遠方宏福苑的情況。
劉家明(化名)也是宏福苑居民,事發時他沒在家,家里人也剛好去接小孩放學。27日凌晨,他坐在街對面的地上,抬頭看消防員救火,手邊是剛剛在安置點領取的衣物和食品。他告訴記者,即便家人都沒事,自己也睡不著。
多位內地建筑業人士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高層火災救援的難點就在于消防云梯難以達到高層救援,也存在消防栓水壓不穩定、人員逃生緩慢的難題。另外,香港維修樓宇外圍的竹棚架本身也是易燃材料。
據香港警方初步調查,發現宏福苑建筑物外墻有保護網、防水帆布、塑料布和發泡膠等包封,疑未符合防火標準。
但另一座未波及的大樓,每層電梯大堂窗外都有發泡膠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勢蔓延。每經記者從居民方面得知,消防員到達現場后,迅速對彼時尚未受火災影響的大廈進行了保護,因此該大廈未起火。
“火來得太快,也燒得太快了,很多人在家里根本來不及反應。最右邊的樓先起火,火星將其他樓棟外側的工程布點燃,它們像塑料一樣(易燃)。”劉家明說。
香港勞工處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中提到,所有在棚架面上裝設的保護網、保護幕、防水油布或塑膠帆布均應具備適當的阻燃特性,并符合認可標準。

香港維修樓宇外墻大都使用竹制棚架
目前,香港絕大多數建筑物外墻施工時都使用竹制腳手架。一位內地住宅工程負責人告訴每經記者,內地的建筑腳手架早已要求必須用鋼制的,同時,綠網也要求必須用鋼網或阻燃材料,“我們一般在施工前,監理或者總包會先點一下看是不是阻燃的”。
另一方面,干燥、大風的天氣也讓本次火勢迅速且持續蔓延。同樣住在宏福苑的陳嘉欣(化名)告訴每經記者,宏福苑因為靠海,風一直都很大。
3
謎團三?
死傷為何這么多?
據了解,宏福苑共有8棟樓宇,提供1984個單位(套),總樓層都是31層左右。有現場居民表示,高樓層原本就逃生困難,加上小區老年人居多,逃生更為緩慢。
陳嘉欣的外婆就是其中之一。她說,外婆因為關節問題,日常都坐輪椅,行動不便。
“我(11月26日)下午正在大學里,突然接到朋友電話說我家起火了,馬上給我媽媽打電話,只聽到她在尖叫,好像有什么東西掉下來了,然后手機里就沒有回應了。”
陳嘉欣在香港大埔宏福苑附近的一所大學讀大二,她和媽媽、外婆相依為命,一起在宏福苑住了多年。截至27日凌晨,陳嘉欣仍未得到失聯家人的消息。
陳嘉欣提到,有鄰居能逃出來是聞到了煙霧的味道,然后趕快下樓看,但一直沒聽見警鈴聲。安置點現場多位親歷者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11月26日22時許,兩位居民裹著被子,站在宏福苑火災現場的安全線外,無聲觀望被大火包圍的家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上述住宅工程負責人表示,住宅起火跟一般建筑工地不一樣,房子里面本身的易燃物,甚至燃氣都會加速火災蔓延。如果社區老化,小區防火系統如噴淋系統、給水系統在火災發生時沒辦法提供有效的支持,也會阻礙消防救援。
而超高層救援目前是世界各地難點,目前的消防車主要針對33米(11層左右)以下的火災,如果針對33層以下的火災,就需要(噴水)高度101米的消防車,但這類車在全國只有40輛左右,造價超過2000萬元。“再往上的火災就連消防車也搞不定了,需要用直升機,但直升機的救援能力更弱。”
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宏福苑本次的維修工程顧問鴻毅建筑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毅公司”)在一份樓宇修復工程簡報中提到,宏福苑各座樓梯個別樓層需要加裝耐火物料保護非緊急設施裝置;各座樓梯樓層部分防煙門、天臺,各機電房門及地下大堂士多房(又稱雜物房、儲物房)門未有一小時耐火效能;各座消防上水泵未有設置后備泵。
4
謎團四
后續死傷人員是否還會增加?
根據香港中原地產網站,宏福苑入伙日期是1983年。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提供的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宏福苑人口總數為4643人,其中,15歲以下占比9.1%,15至39歲占比24.3%,40至64歲占比30%,65歲及以上占比36.6%。

宏福苑火災救援現場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27日11時左右,疏散救援隊伍在一棟樓的31層成功救出一名男性長者,隨后立即將其轉移至32層天臺的安全區域。
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22時,火災已造成75人遇難,另有76人受傷。其中,1名死者、10名傷者為消防員。
隨著搜救工作的推進,后續傷亡人數還會增加嗎?
消防處副處長(公眾安全及機構策略)黃嘉榮27日下午透露,截至目前,4座樓救熄、3座樓火勢得到控制。其還表示,從未放棄,也不排除后續會救出更多傷者。現階段不會對求助情況進行預估,341宗求助個案已成功處理?279?宗,剩余個案的相關信息均通過電話接收,不過,有部分電話確實無法接通,但會繼續嘗試。

27日14時許,消防處召開現場新聞發布會?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目前,剩余樓宇的搜救工作進展順利,但即便如此,在高溫環境下,每層都需破門而入、逐步推進,這無疑增加了救援難度。“對于每一個單元,我們都會破門而入進行徹底搜索,力求盡快救出所有可能被困的傷者。”黃嘉榮表示。
5
謎團五?
維修工程為何成了“奪命工程”?
11月27日下午,香港廉政公署表示,由于事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已成立項目小組,就大埔宏福苑大維修工程可能涉及貪污展開全面調查。

27日,香港警方拘捕了三名建筑工程公司男性負責人,包括2名董事、1名工程顧問,年齡52歲至68歲,因涉嫌誤殺,他們正被扣留調查。
宏福苑是樓齡已經42年的老舊小區,從去年7月開始進行維修工程,至今已經超過1年。工程承建商為宏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業建筑”)。
27日下午,記者來到涉事的宏業建筑公司門口,發現公司已大門緊閉。此外,同宏業建筑公司一個地址的還有宏業建筑及消防工程公司。

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宏業建筑所在樓棟的保安告訴記者,(27日)早上大約8點,警方來把宏業建筑公司的老板帶走了。公司里面的辦公空間很小,很少見到他們的員工。

宏業建筑大門緊閉?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隨后,記者又來到工程顧問鴻毅公司的辦公室,其仍在正常辦公。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警方已經聯系公司調查相關事宜。
2023年,鴻毅公司作為顧問,對多家工程承建商進行過面試評估,評估表顯示,宏業建筑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成立,有消防牌照(自己公司),曾參與過香港北角富豪閣、半山寧養堂、屯門康麗花園等多個小區或大樓的整體性維修。
宏福苑為何要進行本次維修?記者了解到,宏福苑2016年曾收到香港特區政府發出的強制驗樓法定通知,但在去年1月,宏福苑業主立案法團才通過涉款共3.3億港元的維修工程。
(注:根據強制驗樓計劃,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其業主在接獲屋宇署送達的法定通知后,須委任一名注冊檢驗人員,對樓宇的公用部分、外墻及伸出物(或招牌)進行訂明檢驗;對于檢驗后認定需開展的訂明修葺工程,業主還需委托該注冊檢驗人員監督實施。)

宏福苑共有1984戶,每戶要分攤15.6萬港元至18.2萬港元,分6期繳交,不少業主稱之為“天價維修”。這或許是因為宏福苑屬于香港“公屋”,即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并廉價售予低收入市民的房屋,宏福苑每戶實用面積只有40至44.9平方米。
記者獲悉的鴻毅公司去年7月與業主進行維修工程解說問答資料顯示,對于有業主質疑的“工程費”近乎天價,鴻毅公司稱,選擇的總承建商報價均符合工程顧問估算的范圍及低于香港市建局的獨立估算,因此難以理解為何有人形容出現所謂“天價”的情況。
截至11月17日,宏業建筑已收到宏福苑業主立案法團支付的約1.8億港元工程款。
策劃|梁現瑞 盧嶸
記者|黃婉銀 孔澤思 ?李旭馗(實習) 趙景致
編輯|程鵬 易啟江 杜恒峰
視覺|劉陽
排版|易啟江
校對|金冥羽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