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28 11:26:22
每經記者|畢媛媛 每經編輯|陳柯名 董興生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10點55分,迪士尼動畫《瘋狂動物城2》的累計票房已突破5.18億元。觀影人次已突破1291萬人。

11月下旬,中國電影市場久違地“熱起來了”。
26日零點,一個普通的周三,北京一家影院擠滿了人。大學生結伴來看首映日第一場《瘋狂動物城2》,有人背包上掛著朱迪徽章,有人特意穿了角色T恤。
不少人專程蹲守零點場,只為看朱迪和尼克時隔9年的再度攜手。目前,貓眼專業版已將影片內地預測總票房調至24.03億元,《瘋狂動物城2》將打破進口動畫影片票房冠軍紀錄似乎已無懸念。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不過,真正讓行業振奮的是,《瘋狂動物城2》不僅讓年末票房大盤加速沖向500億元大關,也打開了當下消費市場具有高度活力的一群人的錢包。

11月25日晚,《瘋狂動物城2》預售票房破3億元,刷新中國影史進口動畫影片預售紀錄。次日(11月26日),正式上映首日,影片以66.5%的排片占比,拿下當日93.3%的票房份額。
貓眼專業版預測,該片內地總票房有望超過24億元。電影市場分析師“連城易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能不能沖到,關鍵看第二周工作日的表現。”
中國內地早已成為《瘋狂動物城》IP的全球核心票倉。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該系列第一部全球票房10.26億美元,其中北美貢獻3.41億美元,中國內地貢獻2.12億美元,占比超過全球五分之一。對一部好萊塢動畫來說,這樣的市場權重并不多見。

《瘋狂動物城》全球票房分布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正因如此,迪士尼在《瘋狂動物城2》上映前就對中國觀眾頻頻示好: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擁有全球唯一“瘋狂動物城”主題園區;臨近上映,從主題航班到地鐵涂裝,一系列重型預熱活動輪番上陣,誠意拉滿。
而當下,中國電影市場也確實需要這樣一部“能打”的大片。2025年下半年以來,電影市場持續低迷,2025年暑期檔總票房119.66億元,僅為2023年同期的58%;國慶檔僅收獲18.35億元,遠低于2023年的27.35億元和2024年的21.05億元。
截至11月26日晚,202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已達466億元。接下來一個多月,真正具備票房號召力的影片屈指可數。貓眼平臺上熱度最高的下一部大片,是同樣來自迪士尼的《阿凡達:火與燼》(即《阿凡達3》),想看人數已逼近50萬。
《阿凡達3》和《瘋狂動物城2》兩部影片均有沖擊20億元以上票房的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瘋狂動物城2》的核心受眾,正是當下電影市場最稀缺的年輕群體。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該影片20—29歲觀眾占比達48.9%。9年前,《瘋狂動物城》上映時,這批人大多還不到20歲。“當時看的時候我在上初中,我現在已經教初中了。”有網友如此感慨。
這一批觀眾的回歸非常關鍵。今年9月,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暑期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指出,29歲以下年輕人正加速遠離暑期檔,40歲以上用戶占比首次突破20%,影院觀眾結構悄然“老齡化”。
《瘋狂動物城2》把年輕的他們拉回來了。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中國內地2025年年度票房前五中,《哪吒之魔童鬧海》《浪浪山小妖怪》都是動畫電影;全球年度票房前五更是清一色帶有強動畫形象:《星際寶貝史迪奇》《我的世界大電影》《侏羅紀世界:重生》《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連真人電影也得靠動畫角色撐場面。

截至11月26日,2025年全球票房年榜前五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為什么?因為動畫角色好記、好拍、好賣。一張朱迪警官的臉,既能印在T恤上,也能做成盲盒、掛件、手機殼。相比之下,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就難以催生出讓人愿意花錢收藏的實體商品。
《瘋狂動物城2》的聯名產品幾乎鋪天蓋地。記者獲悉,自2023年12月以來,“瘋狂動物城”IP在大中華區的授權業務已實現三倍增長,預計截至2025年底將推出超2000款授權商品,覆蓋潮流玩具、服飾時尚、居家用品、電子產品、食品飲料乃至寵物用品等多個品類。

《瘋狂動物城2》聯名產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畢媛媛 攝
今年9月10日,在迪士尼大中華區“2026消費品部啟動大會”活動現場,瘋狂動物城主題展區吸引逾4000位嘉賓和合作伙伴的目光。

《瘋狂動物城2》聯名產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畢媛媛 攝
以瑞幸咖啡為例,記者發現,其聯名套餐附贈的周邊多數已售罄,二手平臺上一個冰箱貼轉手價約20元,熱度可見一斑。

瑞幸聯名周邊已售罄 圖片來源:瑞幸以及二手平臺截圖
電影院也因《瘋狂動物城2》狂歡起來。此前,中國獨家定制影院創意海報發布,新老動物伙伴“實名入駐”十大影院——百麗宮影城變身“寶貍宮影城”,博納影城化作“豹納影城”,上影影城則成了“嘶影影城”等。
一位頭部院線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今必須理性看待影院、觀眾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無論是迪士尼、索尼還是環球,其主控電影越來越像周邊產品的廣告宣傳片。每年迪士尼的商業合作伙伴大會,核心展示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圍繞IP衍生的產品矩陣。電影為產品背書,產品反哺票房,這是一種顯性的、全球通行的收入結構轉型路徑。”
記者|畢媛媛
編輯|陳柯名 董興生 杜波
校對|許紹航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