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1-04-18 08:35:58
盡管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但本輪大盤沖擊且站穩3000點后不同以往,股指表現出較好的韌性。上周五在CPI創新高以及政策緊縮預期加重的背景下,A股市場依然能夠頑強地探底回升,滬指尾盤甚至強勢翻紅站上3050點。預計短期這種強勢仍將延續,市場對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已有充分預期。不過,目前反彈已經進入攻堅階段,繼續向上突破亟需補量。
短期市場韌性逐步提高
進入4月份以來,A股市場頑強的生命力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一定體現。
一是緊縮舉措未能阻止指數上揚步伐。清明節假期最后一天央行宣布加息,次日A股市場震蕩上揚,高調迎接這一收緊舉措,令投資者做多的信心備受鼓舞。其實細心的投資者不難發現,在這輪政策調控周期中利率與準備金率交錯上升,市場對此免疫力已經逐漸提高,出現較大波動的頻率明顯降低。由此判斷,針對目前通脹高企,以及3月份人民幣貸款大幅增加和外匯占款大幅反彈、4月央票大規模到期等過剩的流動性,央行周日再度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也在情理之中,市場對此已有充分的預期,預計對股市整體運行格局影響不大。
二是A股的抗干擾能力增強。4月份以來外圍形勢仍然較為復雜,一方面,基于歐洲高通貨膨脹率以及歐元區目前經濟恢復水平極不均衡的情況,歐洲央行4月7日發布利率決議,決定將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這是自2008年7月以來歐洲央行首次加息。受此影響,美元指數大幅下挫至75關口下方,間接對大宗商品的上漲形成提振,這對我國未來的通貨膨脹形勢構成壓力。但A股市場對此表現相對坦然,并未出現明顯波動。另一方面,近日日本再次發生強烈余震,加上核泄漏級別被提高至最高級別的第7級,因擔憂其對日本經濟帶來打擊,亞太區股市多數下跌,但A股市場卻表現良好,滬指始終堅守在5日線上方,期間出現的調整基本在盤中完成。
三是通脹再創新高,而股指先抑后揚。上周五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一季度GDP的增速是9.7%,連續三個季度GDP的增速在9.5%-10%之間,說明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配合下,我國實體經濟增長穩定,這為股指上行提供了經濟基礎和業績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受全球流動性充裕、美元走軟、西亞北非局勢動蕩、日本地震災害以及國內食品等價格上漲影響,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創下32個月以來新高。雖然與之前破5的預期相比略高,但并沒有打擊市場做多的信心,強周期板塊的輪番護盤,較好地維持了股指重心,大盤在短暫回落后仍頑強走高,彰顯了市場的強勢特征以及良好的抗跌打能力。
技術上逼近隘口
回到二級市場上來看,大盤頂住多方壓力頑強上揚的姿態或預示著本周股指仍將震蕩向上,3062點再度被刷新的概率較大。不過,隨著大盤反彈的深入,目前技術上已經逼近重要隘口,繼續上漲需要突破兩大壓力。一方面是面臨滬指3478點以來壓制大盤近20個月的下降趨勢線和去年11月份以來形成的大型頭肩底頸線,即3080—3100點區域的壓力。截至上周五收盤,滬指已經運行至3050點附近,距離該區域僅有30點左右的距離,后市大盤若要繼續走高,首先必須闖過這道險要隘口。
另一方面,上周五滬指雖然一度創出新高,但隨后的回落震蕩加劇了分鐘圖上頂背離趨勢。從目前的分鐘圖上MACD的走勢來看,30、60分鐘均出現了頂背離跡象。不過幸運的是,目前DIF和DEA兩個指標均位于O軸上方,股指仍有修復的機會。
化解上述兩大技術壓力的關鍵因素是股指的放量大漲,否則大盤強勢將無法延續。滬指自2661點上漲以來,成交量主要在1000—2000億元區間徘徊,其重心上移多是場內資金拆東墻補西墻的結果。而面對短線強大的技術阻力,大盤若想將本輪升勢延續甚至重現去年10月份的大漲走勢,除了有強周期品種的輪番拉升,必須得到量能的充分支撐,即滬市單邊成交量穩定在2000億元之上。
品種選擇上,后市大盤若想有所作為,強周期品種依然是多方的生力軍,穩健的投資者可逢低布局。操作上,在大盤強勢突破壓力區域之前,建議投資者整體倉位控制在五成左右,不宜追高,密切關注本周成交量的情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