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三大拐點”齊襲中國經濟 政策期待財政發力

          2011-05-29 09:11:42

          每經記者  胡健  張敏  陳舒揚

          話題緣起

              通脹和房價是左右宏觀經濟走勢的兩大推手,可自4月以來,一向以向上和平穩為關鍵詞的中國經濟運行卻讓人感覺出一絲疲態,消費不夠強力、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超過1個百分點,更有人直言中國經濟可能會面臨“滯脹”或者“小滯脹”。

              通脹會否得到遏制?房價是否會大幅下降?中國經濟增速會否放緩?上述“三大拐點”會不會同時奇襲中國經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力邀五位國內知名經濟學家為您撥開籠罩在中國經濟上的迷霧,指出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通脹拐點將延后至三季度

              NBD:很多人都預計今年的通脹高點將會在6月來臨,但二季度以來似乎出現了很多擾動通脹判斷的因素,您怎么看?

              劉元春:本身預測通脹時就需要考慮到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全球大宗商品走勢的變化,第二輪通脹是否已經由流動性推動向成本型推動轉變,我國貨幣政策導向會不會因為經濟放緩而有所調整,還有就是我國秋糧、夏糧是否豐收的不確定性,這些都將影響下半年的物價走勢。

              總的來看,下半年的物價走勢不容樂觀。首先,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還是比較大,難以確定規律,尤其是貴金屬、工業用礦產存在上漲預期,我國輸入型通脹有加劇的風險。

              我們的糧食價格也不大樂觀,面臨著庫存降低而需求進一步上漲的壓力,此外,極端天氣雖然不會對糧食價格具有決定性影響,但是如果出現極端天氣便可能影響糧價上漲預期,從國際上看,我認為國際糧價高位震蕩的可能性比較小,趨勢可能是持續走高。

              從三月份開始,通脹由食品和居住類上漲向非食品類價格蔓延的速度加快,這主要是由于成本型通脹的特點所致,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成本型通脹相比由輸入型和流動性過剩而造成的通脹更加具有持續性,治理難度更大。

              另外,三季度時,我國的投資很有可能開始加速,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可能會倒逼信貸政策出現松動,進一步施壓通脹。

              NBD:通脹拐點可能會何時到來?

              劉元春:我認為今年通脹拐點最有可能出現在9月末,那個時候CPI可能會回落,但這主要是因為翹尾因素減少所致,并且能否如期到來還將由秋糧收購情況,實體經濟走勢等情況左右,而且我們從金融危機以來的工資和原材料上漲的傳導的滯后性恐怕也會對通脹走勢產生影響。

          房價拐點或在下半年出現

              NBD:房地產調控似乎走到一個很關鍵的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56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比3月多出6個;房價下降的城市有9個,比3月減少3個。在“新國八條”出臺進入第四個月份,調控不斷深入之時,房價似乎又有抬頭的趨勢。兩位怎么看待這個數據?

              楊紅旭:自今年1月以來,全國房價環比漲幅不斷下滑,價格下降的城市越來越多。4月數據出現逆轉態勢,在樓市持續降溫、4月成交量明顯萎縮的背景下,這屬于異動,與市場實際感受相悖,我們認為可能是統計方式出現了偏差。

              但在這種偏差背后,也說明了一種情況,今年1~4月份,多數城市房價處于波動和僵持期,暫時還未形成單一方向性趨勢(上漲或下跌)。

              沈建光:我們可以將官方和民間的數據做個對比。在統計局公布數據之前,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百城價格指數顯示,4月全國100個城市中,有22個城市住宅價格指數出現環比下跌,比3月有所增加,這與官方的結論恰恰相反。其中,指數研究院稱,4月北京的住宅價格環比下降0.35%,而統計局的口徑則是“上升0.1%。”

              產生這種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樣本選擇不同和統計口徑上存在差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房地產組合調控之下,全國各主要城市的房價漲幅已經大幅收窄,調控政策取得明顯效果。比如調控政策的出臺,改變了購房者的房價上漲預期,部分購房者轉買為租,租金價格一路走高。

              NBD:兩位都認為調控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達到,那么未來的房價走勢怎么樣的?我們期待的房價拐點什么時候能夠出現?房價降幅又能達到多少?

              楊紅旭:今年5~6月份,市場將重新歸于“房價漲幅回落”的軌道,畢竟在當前需求仍被壓制、市場供應正在放量、房企資金趨于緊張的情況下,房價趨穩、甚至部分城市出現小幅下跌,皆屬市場正常表現。

              沈建光:從數據上看,部分城市的房價已經出現松動,未來房價下跌的城市可能會繼續擴大。其中,一線城市出現房價拐點在今年二三季度。但由于潛在的房地產需求強勁,且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的支柱作用,預計全國房價下跌空間有限,我們預計在5%~10%之間。

              NBD:房地產方面的調控政策呢?

              楊紅旭:正如貨幣政策一樣,房地產政策也步入觀察期。原本很多業內人士預期,國務院8個督查組回京匯報后,還會有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結果至今悄無聲息,連社會上爭議最大的“房價控制目標”,也少有城市按中央要求根據民意進行調整。

              實際上,由于土地市場比房產市場更加低迷,導致土地出讓金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已使部分地方政府財政受到影響。另外,今年全國1000萬套的保障房建設任務,又使地方政府必須拿出更多的資金進行投資和建設,若完不成任務,則地方政府將被約談或問責。因此,第四季度部分地方政府局部放松樓市政策的可能性很大。

              沈建光:正如之前所說,由于現在仍處于房價拐點初現階段,并未達到溫家寶總理“把一些地區過高的房價降下來”的調控目標,預計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繼續。我們認為,房地產稅是住房調控政策中重要的工具。

          經濟增長期待“財政發力”

              NBD:作為經濟學家,您認為中國的宏觀經濟正處在一種什么樣的態勢,是過熱的前端,還是有二次探底的危險?

              賈康:根據歷史經驗,中國經濟現在處于相對高漲期,主要矛盾還是通脹壓力,估計經濟最壞的局面是滯脹。

              劉元春:今年中國經濟將會以平穩為主,不會出現滯脹或者其他大的變動,雖然目前經濟數據顯示增長在放緩,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前兩個季度屬于政策的交替期,去年11月份4萬億投資對經濟的刺激徹底結束,貿易、消費的積極政策也相繼取消,特別是投資,我們的很多投資項目沒有上馬,新開工率很低,正是這個交替空檔期使得PMI數據、工業增加值數據不是那么強勁。

              反過來說,在沒有什么主動刺激的情況下,在貨幣政策還在緊縮的背景中,我們的GDP依然能保持9%以上的增速,說明中國經濟發展動能并不弱,到三、四季度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對經濟增長產生更大的刺激作用,隨著六月份地方換屆完成、十二五規劃相繼推出,地方投資激情將會升高。

              何志成:兩種說法都不太準確。經濟下滑的趨勢已經明確,高通脹的現實短期難以改變,通脹率沒有達到6%的時候,不會看到通脹拐點。雖然政府竭盡全力控制物價,控制油、電、煤等資源品的價格,但反而推遲了流動性自我消化和通脹見頂的時間。再比如長期壓低糧食價格,導致農民都不種糧,引發糧荒。

              不同于其他經濟學者的判斷,我認為中國經濟不是有所減速,而是存在急速下滑的風險。

              NBD:從貨幣政策上來說,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多次,年內加息兩次,但一些學者認為加息力度依然不夠,在這樣的政策配合下被擠出的是實體經濟新增的融資需求。同時,貨幣緊縮,人們擔心從地產中擠出來的熱錢流向的是商業地產、期貨外匯市場這些投機性質的領域,而不是實體經濟領域,您怎么看。

              何志成:說房地產的熱錢被擠出來還太早,事實上是流向了二、三線城市,大城市房價雖有下跌跡象,但是否是中長期趨勢尚待觀察。當前的政策調控并沒有讓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NBD:貨幣政策進退兩難之際,財政政策應如何發力?

              賈康:增加有效供給和優化結構。現階段我國物價上漲問題帶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征。從前幾年包括這幾個月的數據看,75%~80%的漲價因素來自食品,10%~17%的漲價因素來自房價,其他千百種商品的漲價因素只占8%~10%。

              也就是說我們除了運用貨幣政策收縮流動性總量外,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增加有效供給。這就需要財政政策發力,看準增加有效供給的環節,把資金用出去來達到供給管理的效果。比如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和多種經營的積極性,給農民更清晰的收入預期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強化。另外,財政資金可以調動國家可控的物資儲備作市場的“平準”。比如將豬肉投入市場去平抑豬肉價格。

              增加有效制度供給。首先,4萬億元的刺激方案,需要后續的資金供給,而這些后續資金需要有一定的財政擴張力度才好安排。比如,4萬億中涵蓋有4800億的保障房建設,包括棚戶區改造、廉租房、公租房以及某些地區的經濟適用房,對這些房子所涉及地區的集中供熱供暖系統的改造和升級換代,就是后續重要的建設項目。

              其次,新醫改今后兩年要見眉目,需要財政政策保持一定的寬松特征,現估計資金總體投入調高到1萬多億元。

              我不贊成有的專家所講,中國的高速路、地鐵已經超前。實際上,在很多地方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瓶頸制約。這需要財政介入并拉動社會資金加快建設來緩解。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交通基礎設施投入雖然大,但與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相比,仍然不夠。

              結束語:綜合各位專家觀點,中國的通脹拐點還是可以期待的,就是會晚一些;房價下降確實是可能的,但幅度會小一些;經濟增長速度保持是沒有問題的,但會難一些,總體而言依然需要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保持信心。

          對話記者  胡健  張敏  陳舒揚

          對話嘉賓

          賈  康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沈建光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

              首席經濟學家劉元春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副院長何志成  農業銀行大客戶部高級專員楊紅旭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

              綜合研究部部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 |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 亚洲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