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7-07 08:43:16
我們都知道,市場是一直在變化著的,特別是對于成長期的市場來說,變化就會更大,且不說大量的法律法規需要一點一點地完善,就是市場本身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而不同規模的市場其必定會有很多差異。比如今年的市場可以用波瀾不興來表述,上證指數半年的波動率已經達到歷史最低。這一特征引起了投資者廣泛的注意,但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相信以后這種現象會經常出現,因為市場的規模變了。
今年除了1月份上證指數下跌幅度(3.92%)較大以外,從2月份到6月份月K線的實體波動幅度堪稱微幅。其中3月份為1.68%,其余幾個月都小于1%。這確實是歷史上所罕見,但上證指數也不過20多年,這段歷史本身就不算長,并不具備多大的參考價值,就像市場轉折點的研判一樣。
市場的重要轉折點都是由基本面決定的,而基本面的兩個基點就是供求關系和公司業績。在經歷了連續多月的小幅波動之后,管理層對于IPO的速度進行了調控,目前新股連續漲停的態勢已經表明IPO的速度能夠被市場所接受。而上周五證監會表明正在啟動新一輪的退市制度改革,如果因此而推動一大批劣質個股退市,則對于市場的供求關系也會有一定的幫助。這兩項舉措無疑使得近期市場的供求關系特別是預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在公司業績方面,由于今年GDP增長7.5%的目標大體能夠實現,因此中國經濟處于高速增長的態勢沒有任何改變,改變的只是不同行業間的增長速度。而市場的平均估值盡管各個板塊會有差異,但至少上證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進入絕對的安全期,因此上證指數出現轉折是情理中的事。
然而,喜歡對照歷史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近期沒有以往轉折時出現過的一些特征,比如長陽,比如放巨量,又或者沒有不破不立等等。但市場的轉折從來就沒有一定的形態,只要出現就是合理的,無需從歷史中尋找答案,更何況我們的歷史又實在是很短。市場的規律就是“跌多了要漲”和“漲多了要跌”,其中的轉折點就是取決于供求關系和公司業績。至于一定要跌或漲到什么位置是無法預測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畢竟市場不是我們算出來的,而是投資者交易出來的。
不過,近期上證指數成交量的變化確實令人回味。盡管前期市場成交量較小,不過上周每個交易日的成交量都已經突破了800億,但上證指數甚至連2070點都沒有碰到,一周上漲不過23點,只略多于1個百分點,如此演變反倒是讓期盼放量的投資者倒吸一口冷氣。上證指數自2009年3476點見頂以來是逐級下跌,其間一共有兩個成交量密集區域,前一個是2800點到3000點區域,后一個就是2000點到2100點區域,正好是目前市場來回震蕩的區域。同時我們發現,在2100點到2250點區域也堆積了不少的成交量。據此可知,即使上證指數持續回升,其難度也是比較大的,只有在有效攻克2250點之后才有望展開一波較大的回升行情,而從2000點算起即使漲到2250點也不過是上漲了12.5%,甚至不及今年3月份的一波回升行情。如果我們再把時間縮短到2013年至今,其間最大的成交密集區域是2020點到2060點,而且在這個區域堆積的成交量遠遠大于其他區域,因此只要上證指數能沖出這個區域就會輕松一些,而上周上證指數的周K線正好落于這個密集成交區。
這種在短期密集成交區域形成的放量滯漲實際上對于后市的進一步回升是比較有利的,所謂夯實底部的意義往往也在于此。不過,短線的放量滯漲也會帶來一些回升的壓力,所以我們不排除上證指數存在短線回調的可能性,但這應該是一次回補的機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