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失衡的天平:國內信息化集中在消費端

          2014-12-10 01:08:0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綜合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對工業4.0的觀點,工業4.0實際上就是讓工業插上信息化的翅膀,通俗的表述和現象就是智能機器人和物聯網。

          我國長期處于制造業產業鏈的低端,先進工業裝備、技術相比發達國家一直差距較大;與此同時,我國的信息化技術發展集中在消費端,工業方面的信息化進展長期被忽視。在發達國家紛紛升級各自的工業化戰略的背景下,中國如何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實現趕超?

          工業4.0就是智能化和物聯網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化為標志,它將世界連通,解決生產者和需求者信息不對稱問題。然而,電子計算機和信息化卻似乎在獨立發展,并沒有與工業生產領域密切聯系,這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工業4.0必須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虛擬網絡-實體物理系統”,還是美國企業的“促進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融合”,或是日本政府主導的機器人工業和3D打印技術,都共同指向了“虛實結合”,即計算機、信息化、網絡等虛擬技術與實體工業的融合。用更簡單的語言表述,工業4.0可以簡化成“使工業信息化”,即資本市場最受追捧的兩大概念——智能化和物聯網。

          智能化服務于工業領域的叫工業機器人,服務于生活范疇的則被稱之為服務機器人。

          在智能化的產品內核中,位于表面上的是工業設備,而內核卻是計算機和信息化。

          有數據顯示,目前,著名工業企業GE已推出24種工業互聯網產品,涵蓋石油天然氣平臺監測管理、鐵路機車效率分析、醫院管理系統、提升風電機組電力輸出、電力公司配電系統優化、醫療云影像技術等九大平臺。

          在國內,有資料顯示,在三一重工(600031,收盤價8.21元)一連串的數字化工廠建設中,其建立起的亞洲較大較先進的智能化制造車間在經過智慧化改造后,在制品減少8%,物料齊套性提高14%,單臺套能耗平均降低8%,人均產值提高24%,現場質量信息匹配率100%,原材料庫存降低30%。智能化對工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十分明顯。

          中國工業4.0的實現路徑

          日前,德意志銀行亞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表示,在工業革命4.0時代,如果中國的互聯網全部都沖著零售消費端,只是為了消費者買便宜貨、方便消費者,我們的工業化升級根本就無法實現……中國應該用網絡的技術便利和各種手段,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學習蘋果、學習特斯拉。

          不可否認,就現階段而言,無論是在智能化還是在信息化方面,中國的發展進度均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在起步已經慢了一拍的情況下,中國的工業4.0又將如何展開,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呢?

          2013年初,中國工程院、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專門組成“制造中國”課題小組,重點研究“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中國工程院報告披露,“中國制造2025”規劃將重點圍繞一條主線、四大轉變而展開。

          “一線"是指,體現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智能化制造作為發展主線。

          “四變”是指,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由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圍繞“一線四變”,上述報告也提出了八項對策:推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提升產品設計能力;完善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強化制造基礎;提升產品質量;推行綠色制造;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優勢產業;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對此,中金公司分析員史成波分析指出,中國的工業4.0主要的發展機會將來自兩大類行業。

          第一類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已具備競爭力,在未來5~10年要加大深化發展,保持領先優勢,并積極鼓勵支持海外競爭,實現國內最前沿的領軍地位。具體行業包括:航天裝備、通信網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

          第二類是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休戚相關的戰略必爭產業,這些產業目前國內技術還相對較弱,特別是在高精尖的核心領域仍缺乏一定的自主生產能力,但這些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至關重要的行業,必須在未來5~10年內加速發展,迎頭趕上,奪回發展的主動權。具體行業包括:集成電路及其專用生產裝備、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船舶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少妇精品亚洲第一区 | 五月开心丁香婷婷久久看 | 欧美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6固产视频 | 中文字幕少妇偷人激情在线看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