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成都樓市終結“剛需為王”時代 房企新年猛推改善置業

          2015-01-23 01:56:27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隨著供需結構的調整,成都樓市的產品類型配比正悄然發生變化。

          過去依靠高周轉剛需房作為銷售主打產品的房企已換了一種新的“玩法”,從透明房產網發布的2014年房地產企業全域成都銷售金額榜單來看,位列前十的保利、萬科、綠地、華潤和中海等開發商的中高端產品線都為業績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海·城南華府、成都綠地中心、譽峰、成都華僑城等中高端項目入圍單個項目銷售金額排行前十,超過了多數以銷售套數上榜的剛需項目。

          有成都房地產業內人士回憶說,“在成都,青年置業,也就是剛需置業,始于2008年,至今已有6年多,市場幾乎年年都在做青年置業。而事實上,當年的青年如今已經不再年輕,在完成了家庭初級建設后,這批人將集體轉向家庭改善建設。以70、80后為主體的改善型需求,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要一極。”

          改善型需求漸成主力

          2014年5月,成都出臺樓市新政,取消了70平方米以上購房落戶政策,改為90平方米以上才能落戶。這一政策被改善型住宅開發商和改善型需求購房者視為利好。

          事實上,作為房地產營銷術語,“剛需房”被界定為以自住為首要條件的剛性需求,“首次置業”、“戶型面積90平方米以下”是剛需產品的分界線。

          成都萬科營銷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4年成都萬科住宅產品高端、改善型屬性十分明顯,即便是主流住宅項目也以舒居見長。”包括伊泰天驕、綠地即將亮相的綠地GIC項目、中海九號公館,以及華潤、中鐵建、保利、龍湖和信和等眾多房企也集中推出了不少高端項目。

          中成房業市場顧問中心經理時紅萍認為,年底成交回升,主要受前期住房公積金調整、“9.30房貸新政”、降息等多重政策利好持續發酵的影響。預計到2015年一季度成都樓市將繼續保持上揚趨勢。

          世邦魏理仕華西區董事總經理胡港文表示,由于過去長時間的限購限貸,不少開發商手里都積壓了很多庫存。因此未來一段時間會保持交易量上升,但房價基本持平的“量升價平”態勢。

          雖然樓市是否真正 “回暖”還有待觀察,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走向頂點的剛需產品,似乎即將迎來供銷下行的轉折點。

          據四川中原地產數據統計,2014年成都主城區70~90平方米住宅產品的主流地位依然鞏固,剛需型套三冠絕全城,全年成交36900套,市場份額達45.11%,同比基本不變;50~70平方米產品漲至第二,成交12233套,市場占比為14.96%;而90~110平方米產品占比跌至第三,全年成交11786套,市場占比為14.41%。

          新年伊始,在《銳理2014成都住宅市場報告》發布會上,銳理數據方面表示,2014年剛需依然占據市場絕對主流,2015年成都的剛需供銷量將達到頂峰,到2018年改善型需求將替代剛需,成為成都樓市的主力。

          加碼改善置業求避險

          對于深諳需求結構變化的成都標桿性房企而言,調整推盤節奏、布局改善型需求已成為“新常態”。

          2014年的成都樓市,各家房企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趨勢明顯。2014年9月份,成都保利宣稱公司將針對改善置業客戶實行總價優惠4%,教師置業總價額外優惠2%,加保利地產官方微信總價額外再優惠0.5%的價格策略。

          “房地產行業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差,尤其在成都這種吸附力較強的二線城市,市場依然充滿活力。”成都保利董事長吳章焰認為,沒有飽和的市場,只有飽和的產品。信貸松綁政策頒布后,成都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度迅速提升,就是最好的說明。如果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已整體步入“白銀時代”,成都顯然是更具含金量的“白銀時代”。

          作為2014年成都樓市銷售排行第三及第四的綠地和萬科,也紛紛加大了改善型產品布局。比如,成都綠地正在加推綠地中心468公館和綠地錦天府項目,以及在年底推出的綠地中央廣場GIC項目等。

          早在2014年初,成都萬科就制定了全系產品戰略計劃,旗下高端產品涵蓋了萬科公園五號、萬科五龍山和萬科金域名邸三大項目,實現了城東、城北和城南的布局。

          那么,在市場低迷之際,為何品牌房企如此默契地加碼推出改善型產品?

          “房價上不去,地價又在上漲,在面粉比面包貴的時候,純做剛需已經‘玩不轉’了。”一位熟悉成都房地產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運作“短平快”的剛需意味著房企要靠不斷擴大規模而得以周轉。而擴大規模需要暢通的融資渠道,鑒于眼下的經濟形勢,融資環境并不理想、資金仍將趨緊。“一旦融資出現問題了,房子就會爛尾,房企將面臨著多米諾骨牌倒下的可能。”權衡純做剛需房的風險,品牌房企將改善性需求、商業地產等多元化產品作為分散風險的方式。

          拼價格轉向拼品質

          作為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均未上榜成都住宅銷售額Top20行列的中海地產,經歷了2014年下半年的“易帥”、調整營銷策略,中海地產在2014年年末重回成都前20強。2015年初,中海地產更是頻頻亮相成都土地市場,多次參與競拍,拿地欲望強烈。主打改善型需求的房企,似乎已等到了發力的時間點。

          不過,做好改善型需求也并非易事,面對有過置業經歷、對品質更挑剔的中產階級顧客,房企是否已做好準備?

          萬博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米瑞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改善型購房者會更多考慮符合自身需求的大戶型、舒適配套等。開發商應將重點放在產品分類與品質升級上,要更多的關注中年、老年人群的需求。主力戶型將是120平方米、130平方米,這樣才會讓三室、四室在居住時更加從容。

          “面積130平方米起,總價150萬~400萬元,精裝大平層和面積控制合理的低密度產品,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認為,2014年成都樓市終結的是“剛需一家獨大”的局面,而市場也會發生從 “有居”到“舒居”的質變。

          中產購房也不會像剛需一樣一擁而上,他們更關注項目的品質和口碑,一個適合中產的改善盤往往需要經歷數年的持續打造,而客源也是源源不斷的,因為這個購房群體本身也在成長。爭奪中產市場,在提供居住空間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其居住品質有所提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