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3 01:57:1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進入2015年,A股上市房企再融資開始出現松綁的跡象。
1月16日,證監會宣布上市公司再融資、并購重組涉及房地產業務的,國土資源部不再進行事前審查。
日前,繼2014年9月份國內銀行間中期票據重新開閘,10多家上市房企公布近1000億元的中期票據發行計劃后,泰禾集團(000732,SZ)與華發股份(600325,SH)相繼公布定向增發融資方案,兩家公司合計金額高達100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上市房企國內再融資政策出現實質性松綁,將助推房地產行業并購浪潮的到來,“大魚吃小魚”的行業現象將更為普遍,中小型房企將大量退出市場。
房企國內再融資松綁/
1月21日晚間,華發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非公開發行股票合計不超過51621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8.9億元,發行對象均以現金認購。其中,華發集團承諾按不超過本次擬募集資金總額上限的40%,但不低于本次擬募集資金總額上限的24.87%認購該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根據上述預案,華發股份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不超過57.09億元,其中42.29億元擬投資于廣州、珠海、南寧和威海的5個項目,剩余14.8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在此之前,泰禾集團也在1月16日公布定向增發方案,公司擬以不低于13.83元/股定向增發不超過28922.64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將全部用于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東區項目、泰禾廈門院子項目、泰禾寧德紅樹林項目、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進入2015年,陸續有上市房企公布再融資方案,與近期房地產再融資限制松綁不無關系。1月16日,證監會宣布上市公司再融資、并購重組涉及房地產業務的,國土資源部不再進行事前審查,這標志著自2010年國務院10號文以來便遭到限制的房企再融資出現實質性松綁。
“雖然自去年3月國內上市房企再融資重啟以來,已經有數十家上市房企提出再融資計劃,但由于證監會在進行相關審核時需要依據國土資源部等部門的意見來認定,國土部的核查時間往往較長,導致再融資程序繁瑣,大量企業仍處于排隊的階段”,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房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國土部退出房企再融資、并購重組的事前審查,將大大提高房企再融資效率,預計會有更多A股上市房企提交再融資方案。
除了股權融資,克而瑞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4年9月份允許部分上市房企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中期票據以來,已經有10多家上市房企提出總額約為1000億元的中票融資申請。
“大魚吃小魚”現象加劇/
在中銀國際房地產分析師田世欣看來,2014年初,雖然房企再融資大門再次打開,但仍需經國土部審批,并采用按項目的倒扣分制度,因而利于項目較少的中小型房企,但并不利于項目較多的中大型房企。隨著國土部不再參與再融資的事前審查,股市融資功能將得以恢復,龍頭房企將享受的是從無到有的再融資待遇,因而其受益將最為明顯,融資造血功能的加強將推動強者恒強的趨勢。
“2015年大型房企融資環境的回暖,將助推房地產行業并購浪潮的到來”,房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方面,國內土地成本依然高企,優質土地難拿,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壓縮,并購拿地成為一種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行業增速下行時代,不少經營不善的企業面臨并購整合,不少企業為提升競爭力也在謀求戰略調整,催生了并購重組的增加,擁有強大融資優勢的大型上市房企行業優勢越發明顯。
克而瑞監測數據顯示,近3年房地產行業并購金額持續快速上升,并且在2014年實現跨越式增長,2014年全年房地產行業并購標的交易達245宗,交易總價值達1210億元(包括已完成與未完成交易),同比增長約80%。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也認為,房地產行業過去的“黃金十年”催生了數萬家房企的發展,但在未來若干年內,大魚吃小魚、適者生存將成為房地產行業的 “新常態”。預計到2020年,房企數量可能會從2013年的91444家減少90%至9000家,TOP50房企將占據40%左右的市場份額,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將成為“巨無霸的舞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