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9 22:30:40
內房股市值創新高,除了房企上半年銷售成績向好有關,還與內房股們走出估值修復行情,被重新發現價值有關。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吳抒穎
每經實習記者 吳抒穎 每經編輯 盧祥勇
今年以來,在我國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以下簡稱內房股)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中國恒大(03333.HK)、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等內房股市值均創下新高。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斐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地產公司的合約銷售保持強勁,且公司盈利有望保持增長,這是內房股獲得資金青睞、股價向好的原因所在。
長期以來,由于不少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對內地地產公司的運作模式不熟悉,內房股在港股市場中估值偏低。恒大集團副主席、總裁夏海鈞在恒大2017年中期業績會上表示,“恒大的股票遠遠沒有達到合適的狀態。”
如果以市盈率的指標來衡量,同為龍頭房企,內房股與A股上市房企的市盈率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17年9月19日收盤,恒大市盈率是8.71倍;碧桂園的市盈率為17.68倍;中國海外發展的市盈率為7.18倍;在A股上市的萬科(000002.SZ)的市盈率則為21.8倍。
這已經是股價上漲后的數據。此前恒大的市盈率長期穩定在4倍~5倍;碧桂園的市盈率也保持在6倍~7倍左右。
內房股為何在此時迎來了股價的高峰?興業證券房地產首席分析師閻常銘在電話會議上指出,內房股超級大牛市的最核心邏輯在于地產的大周期。“只有地產基本面長期上行,才能說便宜才是硬道理,才能用傳統估值去說這些內房股確實低估了,也才會有增量資金去買入帶來大牛市。”
可印證上述觀點的是,今年上半年多家上市房企錄得了上市以來“最好的”銷售成績。恒大集團的半年報顯示,今年1~6月,集團物業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達2440.9億元人民幣;同期,碧桂園則錄得了2889.1億元人民幣的合約銷售金額。
股價上漲的背后必是大量資金的涌入。一名港股交易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這一波行情中,既有外資的加倉,也有不少資金通過深港通、滬港通持續流入。
可供查詢的數據是,摩根大通在過去一個月內兩次增持了萬科企業(02202.HK),目前其最新持股量增至8.03%。
不少外資機構也紛紛上調了內房股的評級。花旗最近的一份研報中分析認為,“內房上半年業績強勁,核心純利按年增51%,為該行全年預測的46%,料今年至2019年行業處超級盈利上升周期,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6%。花旗上調內房股資產凈值及目標價分別約16.5%和19.1%,同時上調今年至2019年盈利預測11%至13%。”
從滬港通、深港通的數據也可以看出,不少內地資金正在涌向內房股。以9月19日的數據為例,港股通當日十大成交股中,融創中國均排名第一,總買入資金為6.32億港元;碧桂園、中國恒大均榜上有名,買入資金分別為2.31億港元和1.84億港元。
在股價持續上漲、股價不斷向好的情況下,也有一些悲觀的觀點認為股價已經到頂。上述港股交易員分析稱,今年以來內房股漲得很多,有的翻了幾倍。“風險都是漲出來的,我們有部分交易員認為港股已經漲不動了。”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中國恒大以年內474.53%的漲幅領跑內房股,融創中國漲幅也已經達到了447.88%。股價漲幅超過200%的還包括雅居樂、佳兆業、碧桂園、龍光地產、中國奧園等房企,另有12家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1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