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6 20:52:38
每經記者|沈鵬 每經編輯|師安鵬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沈鵬 攝
近兩年來,西安文化旅游市場發展極為迅速。但與此同時,羸弱的文創產業卻一直發展乏力。
2018年,故宮文創產品年銷售額已達15億。大英博物館登陸天貓,商品一周內被“秒光”。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文化產品表現出極大的渴求。
西安文創領域如何實現新的突破?2月26日舉辦的中國(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天貓文創、閱文集團、浙江文創及本地文創企業、互聯網知名企業悉數出席,以“科技與文化融合”為主題,就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做了廣泛交流。
數字鴻溝:文化資源變現難題
以用戶原創為主的UGC模式,是近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特征。微信公眾號、抖音、喜馬拉雅等平臺無不得益于此。
中國科學院文化中心研究副主任張曉明認為,在UGC模式為主的當下,出現了從小規模專業作者向大規模業余作者的躍遷,由此產生了一個巨大的數字鴻溝。
一方面,大部分互聯網內容生產者,文化知識儲備不足,生產的內容同質化嚴重,且水準不高。另一方面,傳統的文化資源擁有者——各類專業人士及機構,對互聯網表達并不熟悉。這就造成文化資源難以被有效利用,文化產品質量也普遍不高。
博物館文創是近年來文創領域的另一個新熱點,故宮和大英博物館已成為經典案例。來自天貓文創的數據顯示,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消費者還有年輕化、購買力強、忠誠度高等特點。
作為一個長效IP,博物館文創待開發的空間非常巨大。然而,全國的博物館資源,即使在展出環節,也并未被有效利用。與會嘉賓介紹:我國博物館文物展出率只有2.8%,故宮甚至低于此數。
一方面是市場對文化產品的巨大需求;一方面是大量歷史文化資源難以被有效利用。如何跨越這一數字鴻溝,這是中國文創產業未來需要面對的課題,更是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的西安需急切破解的屏障。
科技融合:5G時代更多可能
如何將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轉換為經濟價值,與會嘉賓均認為,科技與文化融合,將是破解這一命題的關鍵所在。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認為,互聯網及相關高新科技是現階段最先進的生產力,與之相融合的數字文化產業也將成為文創領域的領軍產業。
光影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新材料、新科術的不斷涌現,為文化表達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形式,也將產生更加極致的體驗。此外,與會嘉賓認為,5G時代的到來,將為文化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契機。
原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副總裁陳衢清認為,在5G時代,短視頻和長視頻將迎來大爆發。電影的網絡發行將成為可能。同時,網絡視頻會議因為更好的體驗,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金元浦說,西安旅游業近年來發展趨勢非常好,但旅游衍生品方面可開拓空間巨大。未來5G+旅游將是需要盡早探索的一個重要方面。他認為,未來發展中,西安文創需利用好互聯網強大的傳播力和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在過去十多年的互聯網浪潮中,西安確鮮有全國知名的企業出現。但在易點天下總經理向蘭輝的介紹中,西安本土的互聯網產業卻也有自己的一番天下。
以易點天下為主的西安互聯網企業,更多的將目光放到了國際市場。這些企業雖然無法為西安未來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渠道優勢,但卻也完成了一定程度的互聯網人才積累。
西安的文創藍圖
西安的文化資源不可謂不豐厚,在文產領域的目標也非常積極——提出了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對此,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措施:市級財政設立了每年1億元的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5億元的西安市文化產業發展基金。
此外,各區域相關政策也頗多。以高新區為例,在此次論壇上,西安高新區發布了《西安高新區關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試行)》。
根據這一政策,高新區每年將列支3億元專項資金,并籌備建立總額為30億元的文化產業專項基金。同時,還將組織文化產業領域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制定西安高新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為下一步文化產業發展、招商工作確定方向和框架。
政策支持之外,即是招商。國內著名文創企業浙江文創集團早已落戶。在此次論壇上,浙江文創與西安大夢國際文化等十家企業簽署了《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園區浙文創數創中心入駐協議》。
該公司董事長錢峰2017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西安一定是未來中國文創產業最強的城市之一。
國內巨頭的入駐,各類行業政策的激勵,西安文創產業是否將迎來嶄新的發展歷程,業界值得期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