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02 21:15:59
在王暾看來,蘆山6.1級地震預警中還存在地震預警系統應用規模不足、預警響應不足,以及地震預警聯動次生災害的預警不足等短板,將聯合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進行聯合攻關,在多災種預警和災害鏈預警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研究、創新和服務。
每經記者|淡忠奎 每經編輯|劉艷美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淡忠奎 攝
“這次地震發生的第4秒就發出了預警,應該也是最快的一次。”6月2日上午,在“蘆山6.1級地震預警服務千萬民眾和系列重大工程的情況通報會”上,四川大學教授、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應用信息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所長王暾表示,之所以比平均時間更短,是因為自蘆山地震后,不斷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持續優化技術服務的結果。
據悉,減災所與中國地震局聯合建設的中國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此次地震,系統在地震發生時第4秒發出預警,給雅安市提前9秒預警,給成都市提前29秒預警。據介紹,電視、手機、大喇叭提前幾秒到幾十秒預警,工作人員、師生、居民聽到預警后緊急避險。該地震也是中國地震預警網自2011年以來連續成功預警的第69次破壞性地震。
根據應急部門最新通報,地震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14人受傷。據報道,地震引發的山體崩塌、滑坡、落石導致道路和行駛車輛受災嚴重,龍門山斷裂帶的應力釋放仍然沒有結束,從地震發生后已監測到余震400余次,其中4.5級1次,3.7級1次,目前仍要繼續關注余震對搶險救援安全的影響。
在王暾看來,這次地震預警中還存在地震預警系統應用規模不足、預警響應不足,以及地震預警聯動次生災害的預警不足等短板。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比如導致滑坡的因素主要有三種:地震誘發的滑坡,降雨引發的滑坡以及工程行為引發的滑坡。
“以前我們對降雨引發的滑坡做了很多工作,我們的預警系統已經成功預警893次自然災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不過,對于地震誘發的滑坡我們有研究但是還沒有聯動。”王暾認為,這次事件將會加速地震預警系統和滑坡預警的聯動。以前地震發生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向地震部門和應急部門提供烈度速報圖等數據,再由他們去聯動,但是目前這個信息的時效性還不夠、對民眾的服務還不夠,這方面未來要實現實時的網絡鏈接。
王暾表示,這方面將聯合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進行聯合攻關,在多災種預警和災害鏈預警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研究、創新和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