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誰在拖山東“后腿”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3 00:19:24

          要實現爭先進位,濟南還需在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上下苦功夫。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13998

          在上半年地方經濟“成績單”中,山東GDP達到41717億元,同比增長3.6%,領跑粵蘇魯浙四大經濟強省;2811億元的GDP增量也超過廣東、江蘇兩省,罕見位居全國第一,令人矚目。其中,哪些城市貢獻更大?哪些地方又在“拖后腿”?

          圖片來源:青島日報

          近日,山東各地相繼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16個地市GDP增速全部跑贏全國平均水平,13個地市追平或跑贏全省平均增速。

          總量方面,青島、濟南、煙臺仍穩居前三,占全省經濟比重超四成。不過,增速方面,三座經濟強市走勢出現分化:

          青島經濟規模突破7000億元,GDP增速達到3.7%,是山東不折不扣的“穩定器”;煙臺也保持較快增長,以4.5%的增速領跑全省,名義增速更是超過兩位數,達到11.0%;濟南則承壓前行,無論5.4%的名義增速還是2.7%的實際增速,在全省都排名墊底。

          解讀:去年底,濟南經濟失速也曾一度引發關注。2021年,濟南GDP達到11432.22億元,同比增長7.2%,在全省16個地市中排名倒數第三,不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3%),也是濟南合并萊蕪后增速首次低于青島(8.3%)。

          當時就有分析指出,拖累濟南經濟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工業。2021年,山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9.6%,同期濟南為5.9%,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二,這一增速也落后于濟南GDP增速1.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山東省統計局

          而在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規上工業利潤方面,2021年山東全省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5268.8億元,增長20.9%。而同期濟南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382.7億元,下降7.6%,出現負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濟南產業轉型慢,產業附加值較低。

          今年上半年,濟南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9%,顯示出工業轉型升級仍面臨較大壓力。據當地媒體報道,不久前,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曾直言不諱地談到,“今年以來,受部分行業市場周期性大幅回落、粗鋼政策性壓減產量、通道城市限停產、疫情沖擊和同期基數過高等多重疊加因素影響,今年濟南市工業運行前低后高的態勢明顯,上半年工業穩增長的壓力十分艱巨。”

          無工不穩,無工不強。這幾年,濟南經濟跨越萬億門檻,強省會建設高歌猛進。今年4月,濟南又旗幟鮮明地提出 “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爭一流,加速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的目標,其雄心可見一斑。但要實現爭先進位,還需在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上下苦功夫。

          #動向

          海南研究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

          8月1日,海南召開省委深改委暨自貿港工委會議,研究全島封關運作準備等工作。會議強調,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標志性和基礎性工作。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理順組織推動形式,梳理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三張清單”的關系,強化建設項目要素保障,完善金融配套措施,加強非設關地建設和布局,全力推進全島封關運作各項準備工作。

          內蒙古啟動清理清單外特色小鎮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網站2日消息,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特色小鎮清單管理工作方案》具體要求,內蒙古全面啟動清單外“特色小鎮”清理工作,對特色小鎮進行“回頭看”,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有效清理一批錯用概念或停留于紙面上、投資主體缺失,以及部分特色產業的論證不到位、產業特色不明顯、規模小、鏈條短、缺少主導領軍企業未來難以形成集聚效應的小鎮,從而推動自治區特色小鎮朝向“小而精”、“小而美”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

          北京再添一條第五航權航線

          8月2日,北京市順義區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首都機場再添一條第五航權航線,聯邦快遞調整航權時刻資源,新增“北京首都-大阪-巴黎戴高樂”貨運航線,拓展了中國與亞太、歐洲市場之間的貨運通道,北京至歐洲的運力每周增加近400噸。去年6月,首都機場開通“大阪-北京首都-大阪-安克雷奇”貨運航線,這是北京自貿區建設以來的首條第五航權航線。

          我國86%縣級區域已有縣級中醫院

          8月2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十年來,我國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強化縣級中醫院的龍頭作用。截至2020年底,已設置縣級中醫院的縣域達1615個,占全國縣級區域的86%。

          中歐班列1-7月累計開行8990列

          “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2日消息,今年1至7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8990列、發送貨物86.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3%、4%。其中7月份開行1517列、發送貨物14.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1%、12%,均創歷史新高。

          #數讀

          全國上半年吸收外資同比增長17.4%

          人民日報消息,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233.1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4%。

          從行業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71.3億元,同比增長9.2%。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3.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31.1%,高技術服務業增長34.4%。從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37.2%、26.1%和13.9%。從區域分布看,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5.6%、25%和43.9%。

          上半年,我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際到資同比增長30.2%,占全國吸收外資比重達53.2%,帶動作用明顯。

          7月為全國史上第二熱,浙江、四川最熱月

          中國天氣網消息,今年7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按照面積加權,平均氣溫為23.15℃,為有完整觀測以來,第二熱的月份(僅次于2017年7月的23.17℃)。對于浙江和四川來說,更是當地有觀測史以來最熱的一個月。(貴州并列觀測史最熱月)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7月,新疆、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高溫日數超過20天,尤其是在浙江大部、福建中部和東北部、江西東北部等地,7月高溫日數達到25~28天。像福州,7月7日-31日連續25天出現高溫。

          #放榜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北上深廣杭領銜

          8月2日,澤平宏觀發布《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22》。整體而言,北上深廣居榜首,區域中心城市及長三角珠三角城市表現突出。

          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蘇州、南京、武漢、重慶位居前10名。分地區看,TOP50城中南方城市占據36城,力壓北方;東部地區城市占據31席,領先于其他三大地區;而東北地區僅3城位于TOP50,75%城市為200名之后,經濟不景氣制約其房地產市場發展;分線看,一二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核心城市群內部三四線城市排名靠前;分城市群看,TOP50中五大城市群內部城市共30個,占據六成席位。

          榜單指出,以中心城市為引領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產效率,更節約土地、能源,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是中國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的區域規劃和國土規劃重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13998 在上半年地方經濟“成績單”中,山東GDP達到41717億元,同比增長3.6%,領跑粵蘇魯浙四大經濟強省;2811億元的GDP增量也超過廣東、江蘇兩省,罕見位居全國第一,令人矚目。其中,哪些城市貢獻更大?哪些地方又在“拖后腿”? 圖片來源:青島日報 近日,山東各地相繼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16個地市GDP增速全部跑贏全國平均水平,13個地市追平或跑贏全省平均增速。 總量方面,青島、濟南、煙臺仍穩居前三,占全省經濟比重超四成。不過,增速方面,三座經濟強市走勢出現分化: 青島經濟規模突破7000億元,GDP增速達到3.7%,是山東不折不扣的“穩定器”;煙臺也保持較快增長,以4.5%的增速領跑全省,名義增速更是超過兩位數,達到11.0%;濟南則承壓前行,無論5.4%的名義增速還是2.7%的實際增速,在全省都排名墊底。 解讀:去年底,濟南經濟失速也曾一度引發關注。2021年,濟南GDP達到11432.22億元,同比增長7.2%,在全省16個地市中排名倒數第三,不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3%),也是濟南合并萊蕪后增速首次低于青島(8.3%)。 當時就有分析指出,拖累濟南經濟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工業。2021年,山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9.6%,同期濟南為5.9%,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二,這一增速也落后于濟南GDP增速1.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山東省統計局 而在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規上工業利潤方面,2021年山東全省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5268.8億元,增長20.9%。而同期濟南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382.7億元,下降7.6%,出現負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濟南產業轉型慢,產業附加值較低。 今年上半年,濟南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9%,顯示出工業轉型升級仍面臨較大壓力。據當地媒體報道,不久前,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曾直言不諱地談到,“今年以來,受部分行業市場周期性大幅回落、粗鋼政策性壓減產量、通道城市限停產、疫情沖擊和同期基數過高等多重疊加因素影響,今年濟南市工業運行前低后高的態勢明顯,上半年工業穩增長的壓力十分艱巨。” 無工不穩,無工不強。這幾年,濟南經濟跨越萬億門檻,強省會建設高歌猛進。今年4月,濟南又旗幟鮮明地提出“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爭一流,加速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的目標,其雄心可見一斑。但要實現爭先進位,還需在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上下苦功夫。 #動向 海南研究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 8月1日,海南召開省委深改委暨自貿港工委會議,研究全島封關運作準備等工作。會議強調,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標志性和基礎性工作。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理順組織推動形式,梳理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三張清單”的關系,強化建設項目要素保障,完善金融配套措施,加強非設關地建設和布局,全力推進全島封關運作各項準備工作。 內蒙古啟動清理清單外特色小鎮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網站2日消息,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特色小鎮清單管理工作方案》具體要求,內蒙古全面啟動清單外“特色小鎮”清理工作,對特色小鎮進行“回頭看”,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有效清理一批錯用概念或停留于紙面上、投資主體缺失,以及部分特色產業的論證不到位、產業特色不明顯、規模小、鏈條短、缺少主導領軍企業未來難以形成集聚效應的小鎮,從而推動自治區特色小鎮朝向“小而精”、“小而美”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 北京再添一條第五航權航線 8月2日,北京市順義區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首都機場再添一條第五航權航線,聯邦快遞調整航權時刻資源,新增“北京首都-大阪-巴黎戴高樂”貨運航線,拓展了中國與亞太、歐洲市場之間的貨運通道,北京至歐洲的運力每周增加近400噸。去年6月,首都機場開通“大阪-北京首都-大阪-安克雷奇”貨運航線,這是北京自貿區建設以來的首條第五航權航線。 我國86%縣級區域已有縣級中醫院 8月2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十年來,我國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強化縣級中醫院的龍頭作用。截至2020年底,已設置縣級中醫院的縣域達1615個,占全國縣級區域的86%。 中歐班列1-7月累計開行8990列 “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2日消息,今年1至7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8990列、發送貨物86.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3%、4%。其中7月份開行1517列、發送貨物14.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1%、12%,均創歷史新高。 #數讀 全國上半年吸收外資同比增長17.4% 人民日報消息,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233.1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4%。 從行業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71.3億元,同比增長9.2%。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3.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31.1%,高技術服務業增長34.4%。從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37.2%、26.1%和13.9%。從區域分布看,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5.6%、25%和43.9%。 上半年,我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際到資同比增長30.2%,占全國吸收外資比重達53.2%,帶動作用明顯。 7月為全國史上第二熱,浙江、四川最熱月 中國天氣網消息,今年7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按照面積加權,平均氣溫為23.15℃,為有完整觀測以來,第二熱的月份(僅次于2017年7月的23.17℃)。對于浙江和四川來說,更是當地有觀測史以來最熱的一個月。(貴州并列觀測史最熱月)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7月,新疆、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高溫日數超過20天,尤其是在浙江大部、福建中部和東北部、江西東北部等地,7月高溫日數達到25~28天。像福州,7月7日-31日連續25天出現高溫。 #放榜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北上深廣杭領銜 8月2日,澤平宏觀發布《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22》。整體而言,北上深廣居榜首,區域中心城市及長三角珠三角城市表現突出。 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蘇州、南京、武漢、重慶位居前10名。分地區看,TOP50城中南方城市占據36城,力壓北方;東部地區城市占據31席,領先于其他三大地區;而東北地區僅3城位于TOP50,75%城市為200名之后,經濟不景氣制約其房地產市場發展;分線看,一二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核心城市群內部三四線城市排名靠前;分城市群看,TOP50中五大城市群內部城市共30個,占據六成席位。 榜單指出,以中心城市為引領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產效率,更節約土地、能源,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是中國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的區域規劃和國土規劃重點。
          濟南市 山東省 經濟數據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欧美一区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777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