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14:42:12
7月22日,國家數據局介紹,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將于8月28日至30日在貴陽舉行,主題為“數聚產業動能 智啟發展新篇”。貴州正加速推進AI與各行業融合,發展以行業大模型為重點的AI產業,已打造近100個大模型應用場景。國家數據局指導合肥、成都等7市建數據標注基地,已建524個數據集,規模超29PB。數博會將展示高質量數據集和數據標注成果,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助力AI發展。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7月22日,國家數據局舉行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余英在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自2015年舉辦以來,始終秉持“全球視野、國際戰略、產業視角、企業立場”的辦會理念,不斷深化內涵、豐富內容、創新形式,經過十年的探索和積淀,已經成為我國數據領域引領創新趨勢、展示行業成果、促進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2025數博會由國家數據局主辦,貴州省人民政府承辦,將于8月28日至30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本屆數博會以“數聚產業動能 智啟發展新篇”為主題,旨在全面展現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創新的最新成果,推動數據資源的高效匯聚和開發利用,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當前,貴州正在加速推進人工智能、AI大模型與各行業場景深度融合。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羅強在發布會上介紹,貴州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現在正在推動算力、數據、應用和產業協同聯動,做強做優數字經濟。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發展以行業大模型為重點的人工智能產業,為千行百業裝上‘智能鑰匙’、插上‘數智化翅膀’,現在我們已經在省里發展24個重點產業、打造了近100個大模型應用場景。”羅強表示。
目前,貴州省堅持在豐富應用場景上發力,依托華為、DeepSeek等基礎大模型,在工業、旅游、農業、鄉村治理這些領域“小切口”進行破題,加快打造“AI+行業”大生態。
羅強以生產型企業為例進行了介紹:遵義鋁業用AI技術優化了電解鋁、氧化鋁生產工藝中的一些參數,預計每年能省1700多萬度電,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比如,我們還推出了旅游智能助手‘黃小西’,這是以貴州最有名的景區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戶苗寨來命名的智能體,不管你是旅游達人還是旅游小白,都能享受到貼心的智能服務,現在應用的情況一直反響不錯。”羅強說。
貴州還堅持在建強平臺和人才支撐上發力,下大力提升貴州的“國字號”平臺,比如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還要建設省人工智能實驗室和產業孵化中心,努力把技術研發的地基打得更加堅實。同時,全省圍繞著產業需求來培養人才,現在在貴州的大學和高職院校已經設立了68個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按照產學研相結合的要求來培養人才。
羅強表示,貴州還堅持在搶抓未來產業上發力,在貴州電子信息制造業、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都引入了AI“動力引擎”,搶抓低空經濟、智能駕駛汽車、具身智能等新賽道,爭取跑出加速度。“可以講,今天的貴州,大數據產業枝繁葉茂,人工智能發展勢頭正勁,歡迎海內外企業來布局投資!”
國家數據局前期圍繞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和數據標注產業培育等重點方向,開展了大量工作。當前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本次數博會又有什么成果展示和發布?
余英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和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余英強調,數據,特別是高質量、多模態、精標注的數據,對人工智能發展至關重要,在提質賦能中發揮關鍵作用,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成果應該說與數據工作的創新實踐密不可分。
高質量數據集是經過采集、加工等數據處理,可以直接用于開發和訓練人工智能模型,能夠有效地提升模型性能的高質量數據集合。目前,按照通識、行業通識和行業專識的細分類別,國家數據局將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集規范建設。
余英表示,國家數據局聯合各部門、各地區創新工作模式,構建“部門協同、央地聯動”的工作機制,聯合施策、協同發力,全面加速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和應用落地,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國家數據局組織開展生態培育專項行動,組織開展高質量數據集典型案例征集和示范推廣,挖掘醫療、工業、交通等重點領域標桿實踐,并定期舉辦技術交流活動,圍繞數據標注、合成、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方法論等開展深度研討,此外,還搭建常態化供需對接平臺,促進數據供給方、技術提供方、場景應用方精準匹配。
“同時我們還指導合肥、成都等7個城市建設數據標注基地,先行先試探索數據標注產業發展經驗。截至今年上半年,7個數據標注基地建設數據集有524個,規模超過29PB(計算機存儲容量單位,1PB等于1024TB),服務大模型也有163個。”余英強調。
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以制度創新釋放數據要素活力,以設施建設保障數據流通共享,著力打造“數據標注+高質量數據集+模型+應用場景+市場化價值化”的閉環生態,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我們也將借本次數博會之機,開展高質量數據集和數據標注交流活動,舉辦數據標注和高質量數據集供需對接活動,并發布一批高質量數據集典型案例,也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余英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周逸斐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