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8:10:18
7月24日,商務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日商務部等多部門推進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強調嚴查嚴打,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同時,上海、北京等5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4年來取得積極成效,社零總額占全國比重超1/8,國際消費環境更友好。此外,商務部聯合有關部門發布新一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建設經驗做法,并向全國推廣,以推進服務業高水平對外開放。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7月24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發布會上表示,為嚴厲打擊戰略礦產非法出口,7月19日,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總署等單位,在廣西南寧召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推進會。
在專項行動過程中有關部門發現,少數不法分子企圖通過各種手法規避監管,相關技術非法外流風險不斷上升,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為此,本次會議強調,要推動專項行動不斷走深走實,始終保持嚴查嚴打高壓態勢,堅決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會議對下階段專項行動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建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聯合執法協調中心,及時公布一批典型執法司法案例,將違法境外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制定發布戰略礦產合規出口工作指引,指導警示出口企業做好盡職調查,嚴防相關物項用于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等。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攝
2021年7月,國務院批準率先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5個城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何亞東介紹,這項工作到目前正好滿4周年,已取得積極成效。
“我在這里分享一組數據:5個城市社零總額占全國的比重超過1/8,國家級示范步行街數量占全國的1/4,中華老字號數量約占1/3,消費品進口占比達一半以上,離境退稅銷售額占七成左右。”何亞東表示。
從多種維度來分析,上述5個城市的國際消費環境更加友好。5個城市著力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優化離境退稅服務,積極打造國際友好消費環境,讓外國朋友愿意來、方便購。
特別是今年4月《關于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發布以來,北京、上海退稅商店總數均超過1400家,廣州突破500家,帶動上半年全國離境退稅銷售額增長94.6%,“中國購”成為熱詞。
在消費引領力提升方面,5個城市大力發展數字、綠色、健康等新型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推動消費提質升級。4年來,共引進國內外品牌首店1.2萬家,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首發首秀首展。組織開展國際消費季、精品消費月、五五購物節、京津冀消費季等標志性活動,舉辦古埃及文明大展、F1中國大獎賽、中國網球公開賽等高水平展覽賽事,打造商旅文體健融合消費場景。
與此同時,中心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增強。5個城市積極探索創新,在擴大優質供給、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形成一批典型經驗做法。“我們遴選出五方面16條創新舉措和12個優秀實踐案例,進行復制推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何亞東說。
此外,上述城市的城市功能更優、活力更強。一方面,對標國際知名城市,加強商業空間規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商圈,彰顯城市消費的“高度”。另一方面,聚焦百姓日常消費需求,圍繞“一老一小”,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讓城市消費更有“溫度”。
何亞東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持續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營造國際化消費環境,擴大品質化消費供給,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努力打造商業繁榮、市場興旺、人民滿意的城市。
近日,商務部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了新一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建設經驗做法。下一步關于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有何工作考慮?
何亞東在回答媒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歷經十年創新,試點示范的北京等9個城市和海南省,實現了全國超1/4的服務業增加值、一半以上的服務業外商投資和60%以上的服務進出口,成為引領帶動中國服務業開放發展的重要引擎。自2018年起,試點示范先后印發最佳實踐案例7批,復制推廣經驗4批。
“今年以來,商務部聯合有關部門先后復制推廣兩批試點示范經驗,印發一批最佳實踐案例。兩批共17條經驗涉及金融、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文化旅游等服務業開放重點領域。最佳實踐案例采用‘一業一例’形式,涉及產業生態體系建設、國際合作和區域協同、體制機制創新等三方面11項。”何亞東表示。
他強調,印發并向全國推廣試點示范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充分發揮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以及優化服務消費供給的作用,是我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一步,商務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服務業開放發展和改革探索,更好為全國服務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積累經驗、探索路徑。”何亞東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懷水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